初中初二

人何以爲人作文1000字

本文已影響 7.66W人 

人何以爲人?其要義在於所感及所思。

人何以爲人作文1000字

然而人之所感無非色、聲、香、味、觸、法,在人工智能的浪潮已而並並不可避免地到來的這個新紀元,這六義似乎已不再爲人類所獨有。而人類亦業已退無可退地依賴上了那些程序與零件,鮮少對其抱有懷疑與猜忌——機器永不會脫離人類的控制,我們總有辦法使其在倫德的範疇之內運轉。

可是,潛移默化之中,反觀我們自身,被機器所同化的卻不在少數。借了電子的眼,我們的眼模糊了;借了科技的耳,我們的聽覺鈍化了;若心也是程序編的,人與機器,還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不能全盤否定科技所帶來的東西——那裏面雖有禍患,代表進步性與革新的福音卻餘音長遠而不可磨滅,只有人心在動。故而首先處理好人自身的內部矛盾纔是關鍵。

人何以爲人?人之所感形成了價值觀。從微觀來看,價值觀儲存在基因的記憶中,承自祖輩而傳於後代,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做到的;從宏觀來看,人的價值取向是歷史與傳統積澱的產物。譬如孝道,“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又如哲理,“人不能一次踏進兩條同樣的河流”。遵照價值觀思考行事,人才會更具人之獨立性與超越性——正是機器所不能具備的。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社會的進步,不然,《1984》中的“真理部”便會出現,失去生命意義的國就會降臨,並在逆行中歸於覆滅。

人何以爲人?人之所感塑造了同情心。同情,心理學上亦稱之爲同理心,是人區別於其他生物的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他出現於冰河世紀的人類羣體中,因爲那曾是一場空前浩劫,人唯有相互依偎,才得以繼續存活。可當今社會,衣食富足,沒有生存的威脅,人類的同理心便隨着危機感一併逐漸流失,人類成了利己、怠惰的動物,成了銅牆鐵壁之間獨自生活而獨自存在的孤單生命體,以至於要藉助大量高科技的外物來憐憫自己。悲憫,本是溫暖而平和的情感,它使世界變得包容而不設防。若是失去了,我以爲,人類社會的“冰河世紀”就會到來,人的心也將凍結而不復融化了。

生而爲人是天賦的良機,故而太宰治纔會在辜負這良機時發出“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的感嘆。罔顧機緣即是罔顧後果,罔顧我們所放棄的一切可能帶來的災禍。屆時,被科技武裝的葛朗臺與浮士德們將會使前人類苦心創造的一切都毀滅,而只有人工智能冰冷的雙手纔會來撫慰庸碌渾噩的大多數們空虛混沌的心了——大概,他們的心早已感覺不到寒意了。

人何以爲人?在不再是一個真正的人之前,想明白吧,世界很美,只有是正確的路,才能看到最好的風景,價值觀是鋪路的磚石;世界很大,只有心是暖的,才能活得怡然自在,即便煢煢孑立,同情與悲憫是普羅米修斯的火種。人啊,你不想去好好看一看世界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