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故鄉是一首詩作文1000字

本文已影響 7.1W人 

“我想成爲一隻鳥,或是成爲一條魚,去擁抱我所熱愛的山川和土地。”泛黃的舊稿紙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北國的寒風冷冽,我站在檐下,緊攥着紙張的手已凍得僵紅,遠處廣袤的湖水倒映着青翠的山巒。鮮豔的國旗已在大街小巷中插遍……

故鄉是一首詩作文1000字

我的父親愛寫詩。

記得那是民國十年,我剛四歲,聽慣了父親教授於我的古詩詞,忽然聽得父親站在木窗櫺邊,嘴中喃喃道:“我想成爲一隻鳥,或是成爲一條魚……”對於這種新式的字詞,我甚是不解,更不解的是爲何父親想成爲鳥和魚。但我知道,父親喜愛鳥和魚。家中一直也養着兩隻白鴿,它們會在每日清晨離開父親的掌心。而當日落的餘暉灑在北平的小衚衕裏,白鴿們撲棱着翅膀重落回房檐上時,父親的眼睛在黃昏中總漾着細碎的光。

父親總會在午後的烤麪包氣味中,順帶着幾張報紙回來。兒時的我對於濃重油墨味的報紙是不願睬的,而報中總會出現的胡適之流的幾個人名,我也總是讀不懂他們的一些文字——刊登着新式的詩歌與文字,卻比唐詩宋詞簡單些許。父親每日誦讀着書案上的詩句,偶爾也提筆寫些詩句,拿與我看,眼中總有神采在飛揚。

我也愈發覺得有趣,綠草茵茵,楊柳依依,紙鳶飄飄,孩童玩鬧。北平上空揚着的流雲,在父親的筆下顯得光彩流溢。偶然見到春日裏沾染了清新雨露的新芽,也覺得極似父親詩裏的新鮮詩意。時間一長,我也感到北平如詩一般。

民國二十六年,我還在燕京大學唸書,卻突得停了學。鬼子打進城裏來了,我們家從小小的衚衕裏去了江南。

江南的七月是極秀麗的,從家中小院裏可以望見綿綿的南山。瀲灩的湖光倒映出的天空,比北平更藍。也會經常下起北平的白日裏偶爾才下的雨。青蟹杏色的石橋邊漾起的湖水是能讓人入了神的。潮溼的空氣中沁進的幾分涼意,卻也能讓人心中輕輕一顫。

只是父親不再養白鴿了,也不常寫詩了。江南的天空與北平的霧靄自是不同的。父親每日清晨習慣性地將手伸向屋檐,卻又猛然想起什麼似的,才把停頓了幾下的手緩緩收回,撓撓逐漸顯出幾縷白髮的後腦:“記性不好了啊!”而等他坐回到書案前,總是又愣愣地衝着那張二十年前寫着詩的泛黃的紙,卻再很少拿起筆了。我又知道,也許江南偷去了父親的靈感罷。

父親開始養魚。

也許是爲了改掉每日站在屋檐下的習慣罷,父親總在清晨,先往院後的小溪中走。每日也只有偶爾讀一讀二十年前那首我讀不懂的詩。時光也在氤氳着江南的水霧的空氣中,在汩汩迴轉的溪水中去了。

民國三十四年,秋天的郵差還未送到門口,鄉鄰已都在笑聲中抹去眼角的淚花了。我記得父親的白髮在風中拂亂了,他的手顫抖着將泛黃的紙拿出來,半天才在上邊寫下幾行詩。我知道,他的文字終於能回到北平了。

可是父親終是未能回到北平。民國三十六年,父親去世了。遠山隱匿的水霧中,父親的詩集盒子靜靜地放在他的書案邊。

後來,我開始讀父親寫的每一首詩,也開始盼望見到北平的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當我站在北京的街頭,看見滿街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終於知道,北平對於父親,不過是一首詩,是一首他一生都在默讀的詩。

我終究還是讀懂了兒時讀不懂的詩。寒風吹刮在我流下的滾燙淚珠的臉頰上。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