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靈魂深處的家園作文

本文已影響 6.95W人 

任硝煙瀰漫,任風馳雨驟,長槍短炮永遠摧毀不了裝進心裏的那個家園。

靈魂深處的家園

——題記

剛剛降臨世界的嬰兒,在寧靜的醫院裏,第一次聽見這世界的問候,是中文的聲音。年幼的孩子,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嘴裏含糊不清的念着的是中文的發音。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用稚嫩的牙口緩緩吐出“媽媽”兩個親切的字眼,父母總是欣喜若狂,彷彿聽見了這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學習識字的孩童,張着小嘴巴,一字一頓的念着“你好”“尊重’”每一個字都是那麼小心翼翼,留心留神。在這每個拉長的音節,每個清晰的咬字裏,天真的稚子摸索着人靈魂深處的本真,學習着禮讓與尊重。歲月青蔥,時光荏苒。在長大成人後的某一天,在某個白駒過隙的瞬間,也許就會突然想起那已兩鬢斑白的父親是怎樣一點一點教會我們漢字、幼時又是如何跟着母親學習發音,那方方正正的漢字裏又教會我們怎樣的啓迪。即使懂得了再多的真諦,也忘不了年幼時中文所教會我們的道理,即使看淡一切功名利祿,都看不淡那血濃於水的親情。

中文在每一個炎黃子孫身體裏播種下詩意的種子。一筆一捺,中規中矩的漢字在詩意的融合下,凝結出鐵骨柔情的種子。因爲幾千年來,詩意一直長存於人們心底,所以歷史長河中總蘊藏着閃閃發光的燦爛珍珠。因爲詩意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所以有了唐詩宋詞元曲。也許現實並不如我們所想象的美好,但中文漢字裏所賦予我們的詩意卻替我們裝點了這個世界。反覆感受中文,我們就能從中觸摸到詩意與靈感的觸角。在中文給予的詩意裏,我們嚐盡酸甜苦辣,我們在時光的腳步裏或喜或悲。在遠行時我們偶爾會想起“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心灰意冷時不斷回想“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寧靜悠遠時不禁感嘆“返景入森林,復照青苔上。”中文好似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讓我們從端正的漢字裏,感受到未曾謀面之人內心的悲喜,讓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能夠以漢字的形式詩意的保存下來。中文,讓我們透過漢字看盡一個朝代的興衰轉變。因爲中文,我們能夠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忘記那個充滿詩意、有無數的文化瑰寶的家園。

中文,這個屬於中國人的語言文化,這個屬於炎黃子孫的精神家園,長存於我們心底。即使戰爭的硝煙瀰漫了整個世界,風雨雷電的力量扭曲了世界,這個家園,也永遠不會消失。

時間就像倒在掌心的水,無論你攤開還是握緊,它都會從指縫間,一點一滴,流淌乾淨。光陰飛逝而過,沒有一點聲音。霓虹燈發出刺眼的光芒,黑夜被照射的流光溢彩。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留學海外,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消散如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以會多國語言而沾沾自喜,因精通外語而自詡清高。人們迷戀西洋文化,就像孔雀迷戀自己的羽毛,飛蛾迷戀熾熱的火焰,流星迷戀剎那間的墜落。中文漸漸被人們冷落。詩意的靈魂在世間到處遊蕩,迷茫,在一雙雙淡漠的眸子和一顆顆冰冷的心裏,找不到一絲可以停留的角落。中文淡化到只剩下單薄的“漢字”、“漢語”兩個詞,只剩下書寫和溝通這兩個功能,讓人忍不住心慌。“中文”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包含無盡的智慧與未知,“中文”,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總讓人驚異於它的奇妙與內涵。中文,無可厚非的成爲我們靈魂的家園。爲什麼我們不能留下更多的心靈空地接受我們自己的中華傳統文化呢?爲什麼不更多的去感受着來自靈魂深處的問候呢?這到底是一個時代的悲哀還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但願在物慾橫流的未來,每一箇中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把中文融入生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