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責任始於夢中作文

本文已影響 6.74W人 

詩人葉芝曾言“責任始於夢中。”意指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就又要承擔責任的義務。

責任始於夢中

現如今,時代飛速發展,智能科技不斷髮展,但作爲新興科技領域的蘋果公司總裁卻認爲值得人們引起警惕的並不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會促使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而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計算機作爲人類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將人們帶入互聯網時代,它的特點是可以精確無誤地處理數據,以結果爲目的尋求最有途徑,以利益爲唯一衡量標準。而人們如果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摒棄了一切情感,則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但是生而爲人,富有情感即是我們從“夢”中帶來的責任。

人爲什麼會像機器一樣思考呢?我認爲原因在於時代發展,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人們過分逐利導致人們更傾向於像計算機般思考,這樣可以規避風險尋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人生絕非一場以利益爲衡量標準的交易,生而爲人,人的價值應不僅限於此。

人如計算機般思考會導致價值觀的喪失。當人以計算機的思維思考時,會摒棄情感,眼中只剩下了利益二字。二戰結束後,國際審判席上站着一名德軍將領,他在二戰期間擔任希特勒的幕僚,策劃了各種屠殺猶太人的方法,而在審判席上,這位理工科出身的德國人卻認爲其罪行不成立,他聲稱他只是在工作,爲一個當時合法票選上臺執政的政黨進行工作,死亡的猶太人在其眼中只是一個數字。但是責任始於夢中,他以摒棄良知的方式對待他人的生命即是其價值觀喪失的體現。而二戰中,僞滿洲國駐德國大使王替夫在察覺希特勒的陰謀後頂着壓力給數以萬計的猶太人發放簽證,讓無數猶太人得以從東北進入中國,逃過被屠殺的命運。

人如機器般思考會喪失同情心。柴靜曾言:“即便是以正義爲目的,就如車輪般碾過人心也是一種戾氣。”她當時採訪當事人,爲了獲得材料便無所顧忌尖銳地發問,後來她意識到了此舉的不妥,便說了這番話。紀錄片《二十二》的導演並沒有拿着鏡頭對準這些飽經苦難的老人聲淚俱下地控訴日軍的殘暴,只是溫柔地靜靜地記錄她們生活的點滴卻打動了所有人。

法國思想家曾言:“人之所以爲人,與蘆草有所區別,在於其會思考。”“思”字,上田下心,切不可丟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與使命,即富有人情味的思考——始於夢中之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