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以遇見爲題的作文借鑑

本文已影響 6.53W人 

【篇一:遇見】

以遇見爲題的作文

宋嫣然

在兩個星期的忙碌之後,終於迎來五一小長假了。

午後我和媽媽來到購物公園,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走到了室外,漫無目的地閒逛,突然一家裝修風格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店鋪進入我的視線。它的外牆被墨綠色覆蓋,散發着復古的氣息,與周圍現代化的店鋪截然不同。那一刻,彷彿被定格,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黯然失色。像是找到了這世界一處淨土,它竟然讓我躁動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我走近一些,纔看清門口的小字招牌:“西西弗書店”。我並沒有停下腳步,書店裏面像裝了磁鐵,把我一步一步吸引進去。裏面的格局與一般的書店也不一樣,很復古。喜歡地理的我,第一眼就看到正對面的地球儀。我快步走向地球儀,它不同於其他地球儀,它沒有綠色的陸地,沒有深藍的大海,只是一塊一塊用黑線描繪的沒有顏色的大陸板塊,一個個板塊上標着令人費解的英文字母,它的色澤有些泛黃,彷彿把我帶到了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時代。

不知道爲什麼,我在書店裏找到的東西似乎都與地理有關。沒過一會兒,我看到了一本叫《耶路撒冷的故事》這本書,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已背的滾瓜爛熟的耶路撒冷的介紹。這是一個坐落在西歐的充滿宗教色彩的三教聖城。而我好奇於它爲什麼會被三個宗教都視爲聖城,這在我心裏也一直沒有解開。

在我試圖從書中解惑之時,我發現我旁邊站着一個與我同齡的女孩,她也端着一本地理學的書在仔細閱讀。我靠近了她,我發現她也正好在看耶路撒冷那一部分。我的輕輕地走到她身邊,用輕輕的語氣道:“你也喜歡地理嗎?”她有些茫然地轉過頭,又微笑着回答:“是啊。”我開心極了,終於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與她開心的聊着,我向她提出了一個疑問:“耶路撒冷到底是巴勒斯坦的還是以色列的呢?”她回答:“我也不清楚,耶路撒冷這個地方在國際上是有爭議的,兩個都說耶路撒冷是他們自己的。”我思考了一下,說:“國際上大部分聲音不認爲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那就暫且認爲是巴勒斯坦的吧。”她認同地點點頭。一會兒,她便先走一步,與我道了別。

從書店出來,我急切地去查找書店的資料,我瞭解到西西弗書店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而我對希臘神話也感興趣,也查找了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國王,他曾一度綁架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後來,西西弗斯觸犯了衆神,諸神罰他將巨石推到山頂。然而,每當他用盡全力,將巨石推近山頂時,巨石就會從他的手中滑落,滾到山底。於是他只能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爲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爲嚴厲的懲罰了。

看到西西弗斯的故事,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種崇高的敬意:這塊巨石連同這座高山,唯有對西西弗斯才形成一個世界。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努力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裏感到充實。他真正的救贖,並不是廝殺後的勝利,而是能在苦難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寧。西西弗斯的石頭,是悲慘的源泉,也是重生的踏板。我願意做這樣努力着不放棄的西西弗斯。

這假期遇見了西西弗——一家與衆不同的書店,它帶給了我無限驚喜,我想它將是我今後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給我方向,給予我力量,給予我生命中溫暖的陽光。

【篇二:遇見】

黃碧紫

小時候讀《西遊記》,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三借芭蕉扇”故事裏的火焰山:“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裏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此山,就是銅腦殼、鐵身軀,也要換成汁哩!”懷着對火焰山經年累月的好奇之心,去年暑假的新疆之行,我們特意安排了去近距離接觸一下火焰山,一睹它的真容。

離開綠意盎然的葡萄溝,車向北開,車窗外盡是廣袤無垠的戈壁灘。車行不遠,一條猙獰可怖的山脈巍然聳立於戈壁之中,山體雄偉壯觀,蜿蜒起伏。在毒辣的陽光曝曬下,山上腥紅的砂岩,醬紫的礫石,灼灼閃光。山上那些粗獷的褶皺和滄桑的溝壑,或明或暗。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遠看就像整座山在燃燒,烈焰熊熊,火舌撩天,火焰山,果然名不虛傳。

初次見面,我着實被火焰山那雄渾壯闊的氣勢震撼。想當年,唐代詩人岑參就曾對它有過描繪:“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站在山前,我徹頭徹尾地被太陽炙烤,被熱浪席捲。我的頭腦中浮現出孫悟空借芭蕉扇的情節:悟空拿着借到的假扇,揮舞着扇子狂扇,不但沒有扇滅山火,山火反而越來越大,大聖兩股毫毛都被燒掉,只剩下血紅的光屁股。火焰山,連齊天大聖也奈何不得。

說不清楚是想征服這座山,還是想追尋一下古人的足跡,我徑直奔向前去。

坡度很陡,手前無物可扶可攀,剛上去一點就支撐不住滑下來了,根本爬不上去。後來導遊幫我找了一條緩一點的山路,我重整旗鼓再度出發。太陽將岩石曬得如炭火般滾燙,乾燥的熱浪撲面襲來。我才爬高不到百米,便被這無情的熱浪擊潰,汗流浹背的我再也走不動了,只能坐下大口大口喘着粗氣。擡頭四顧,發現上面不遠處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心裏鼓勵自己一定要爬上去看看究竟。當我拖着沉重的腳步來到碑前,仔細閱讀才知道,原來石碑上記錄的是玄奘西行的歷史。

不同於《西遊記》那般浪漫的想象,石碑上記載了一個真實的取經故事。玄奘爲了找到經書原文,毅然踏上西行之路。但等待玄奘的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大自然的挑戰,是那無盡的長路、沙漠、雪山,還有此處的火焰山。玄奘在沙漠中四夜五日滴水未進,卻說“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

讀完玄奘的取經經歷,我由衷地欽佩他的決心和勇氣。他捨身忘我只爲求得真經普度衆生。反思自己,我怎能就被眼前的這座山嚇倒呢!我擡頭看了看遠方的山頭,紅色山岩似熱浪滾滾,絳紅色煙靄蒸騰繚繞。火焰山,陽剛,熾熱,坦蕩中帶着幾分神祕,有它獨特的美。我要到山頂去!

看到有別的遊客光着腳從我身邊走過,我也索性脫了鞋子,光腳踩在被曬得烙鐵似的沙土地上。這一燙,倒蠻舒服,於是我便“光着腳丫踩在沙灘上”,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站在滾燙的山頂,眼前豁然開朗。天地間只剩下各式各樣的紅,深淺夾雜。從淺紅到褚朱,層次分明,毫無斑駁,美不勝收。無限風光在險峯,此言極是。

回到山下時,夜幕已經降臨。回望火焰山,山巒起伏,優雅流暢,展示出與白天完全不同的婉約的美。我們一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火焰山。我在心裏默唸着:火焰山,謝謝你,我會好好珍藏這次相遇。遇見你,不只讓我遇見了孩提時代的夢與想往,更遇見了一個長大了的勇敢的自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