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以志讀書發奮踐行作文

本文已影響 8.4W人 

從《三字經》中“人不學,不知義”到歐陽修的“立身以立學爲先,立學以讀書爲本”,從周總理的“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到北大才女劉媛媛單槍匹馬從寒門殺出一條路,讀書一直都伴我們而行。作爲一名高三學子,在我發奮之餘也常常焦慮,也偶爾被玩念衝昏大腦,這時我便會反問自己:這樣埋頭苦讀的緣由是什麼?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以志讀書發奮踐行

於我們而言,讀書意味着有更強的能力、更多的選擇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培根《論讀書》一文中曾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人是自然的產物,人之天性猶如野草,而接受教育好比移栽修剪。接受教育,求知學習,既學基礎理論,也學做人做事,更是建立人生觀、道德觀和獨立的人格。

瘟疫之下,萬千學子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網絡複習模式。我記得,在雲課堂開學典禮時校長說的話,“越是艱難的時刻,越要牢牢把握時機”;在國難當頭之時,我們才更能認識到那句“一張安靜的書桌來之不易”的意義。

現在舉國上下衆志成城。那些最美“逆行者”們用他們的堅守與篤行,不斷與疫魔抗爭,護國平安。而當我們只能盡微薄之力時,當我們只能宅在家裏面對一張書桌時,身爲讀書人,我們需要具備什麼?

我們需要有一副有思想的頭腦。人之所以不是一個麻木的個體,是因爲他們給自己賦予了有力的獨特的思考能力。現在的我們的思想是什麼,是夢想,是目標,是志向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請你問自己,我爲什麼而戰?我憑藉什麼而戰?當你可以誠實篤定地給予自己答案時,我相信,你的內心一定是堅定的。當你面對誘惑和謠言時,請你相信自己,相信科學和國家,守住自己的思想防線。

我們需要有一雙堅守奮進的手腳。雙手,雙腳,用來行動。90後鄭能量是一名在讀研究生,他於大年初一孤身前往疫情風暴眼武漢做志願者,每天工作20小時,睡在橋底的車裏,吃隨身帶的乾糧。像這位長沙小哥一樣的人數不勝數,他們用點點微光創造黑暗中的曙光。積累的知識,清晰的思想,是用來付諸於行動的。改變命運的鑰匙從來都不在過去或未來,而是在此時此刻。這個世界,永遠尊重腳踏實地的踐行者。

我們還需要有一顆冷暖皆知的心。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富強的國家。或許此時,陰霾之下,病毒沒有拿着死神的鐮刀砍向你的命運和家庭;或許,你不用擔心炮火紛飛、日常瑣碎。但是,人間疾苦,世態蒼涼,我們不能忽視。讀書人需要以天下爲己任,雖然拯救全世界的抱負可能無法實現,但當我們密切關注於這個世界,並因此而感知到憤怒、憐憫等情緒時,這不單單是一種心理感受,而是一種對世界的認知,一種可以不斷完善自我並鼓舞我們去努力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讀書,不止於書本,源於內心,認識自我,感知世界,發奮踐行。讀書,是先知而後行,是積蓄力量,是將來在面對種種好與壞時的勇氣和底氣。讀書之人,應該珍惜這份寶貴的權利,更應該把握這次機會完成心中的所想所望,去實現價值,去創造世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