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孟子二章教案(精選6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7.92W人 

篇一: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結構。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蘊含的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智取生辰綱》中的有關內容導入本課。

二、檢查預習

1、集體交流學生蒐集的材料。

2、課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圖文資料。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聖”之稱;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讀課文並正音。(課件顯示)

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

粟(sù):穀子,與慄(lì)區別。

畔(pàn):通“叛”,背叛。

2、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模仿錄音齊讀。

(1)藉助課下注釋,同桌間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務。

(2)教師巡視釋疑點撥。(多媒體課件顯示)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爲內城,郭爲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旨在說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爲“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固國):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指使國鞏固。

威(威天下):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之(寡助之至):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齊讀課文。

四、研析課文(課件顯示)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3、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爲什麼還要寫後面部分?

(師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明確:

1、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爲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2、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先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後面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內容,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論點得到論證後,文章進一步闡發,首先,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文章後面部分絕非多餘的閒筆。

教師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內容,“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後面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賞析全文

(前後兩桌四位同學討論,合作完成如下問題)

1、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開頭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後面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2、應該怎樣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張?

明確: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的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作用。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六、拓展延伸

有人認爲:戰爭勝負取決於戰爭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於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餘都是次要的。對於這種說法你有何看法?

七、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自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二課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一、教師背誦課文,提醒學生正字正音。

二、學生齊讀,要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教師指點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重讀)

三、研讀第一部分,發現、解決問題

1、理解積累。

2、質疑明確。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個分句中均有一個“於”字,而比“於”字少一次出現的則是“舉”字,請問“發”、“舉”兩個詞是什麼意思?(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明確:“發”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於”字之前,和其後5個句子中都處於“於”字之前的“舉”是一樣的。“發”與後5個“舉”字意義也差不多,在這裏可解爲“發達”、“發跡”等,但也有細微的差別,“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爲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後說的幾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多媒體顯示如下思考題)

(2)課文連舉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明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都出身貧賤,都經歷了磨練,最終都大有作爲。

(3)作者列舉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說明什麼?有什麼作用?(這一問題有點難度,學生獨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師可作點撥)

明確:說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經歷磨練;只有經過磨練纔能有所作爲。爲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4)舉出古今中外同類型的事例。

明確:韓信受胯下之辱終成將軍;愛迪生經歷上千次實驗發明了電燈;諾貝爾發明炸藥,實驗中多次被炸傷;貝多芬耳聾後寫出《命運交響曲》;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元素;張海迪高位截肢自學了四國外語……

(5)“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四、討論第二部分,明確中心論點

(本節難度較大,可由教師逐句串講)

1、重點弄清下列詞語及句子。(多媒體顯示)

恆:常常。

過:過錯。這裏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後:這樣以後。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徵: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bi)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度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2、小組討論這一部分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學生髮言,教師明確)

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從而論論證了文章的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五、小結本文寫法特點

提問後明確:

1、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開篇用了6個“於”和5個“舉”字來概括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接着6個“其”字表明瞭“上天”爲了磨練、鍛造可以擔當大任的一代聖君或一代賢臣的良苦用心……

2、以點帶面、從小到大。文章從個人經受的磨難談起,講到一個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鬆警惕,從而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這種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啓示。

六、指導背誦課文,力求當堂成誦

(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或扼要板書,學生尋找規律背誦)

課件:

首先:以六個人物爲線索

接着:以“故、苦、勞、餓、空乏、拂、亂、所以”爲線索

最後:以“改、作、喻、入、出”爲線索

七、辯論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爲辯論題目展開辯論,贊成和反對的雙方都要說出各自的理由。教師要掌控辯題方向,把小辯論的時間控制在十分鐘左右並最後小結。(旨在讓學生認識到順境和逆境都能出人才,因爲關鍵因素是人自身的主觀願望和努力。)

八、拓展

學了課文,你打算怎樣面對生活或學習中的困難、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開得更燦爛、美好,使自己的未來日子更幸福?

九、小結

本設計之妙有三:一是擺脫了古文教學中翻譯教學的藩蘺,變傳統爲創新;二是把學生對成才的個性認識和經驗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三是銜接教學恰入其分,用《馬說》內容對相應問題加以佐證,更有說服力。教學過程跳出了傳統古文教學的圈子,呈現探究性的特色。

篇二:孟子二章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和虛詞,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孟子關於“大丈夫”言論和“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思想,增強個人修養,增強憂患意識,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

課前預習

作者介紹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認爲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孟子譯註》(中華書局1960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雖有宏偉的政治理想,但始終不得志。最後只得走孔子的老路:從事教育、著書立說。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戰鬥的一生,當時的社會是“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發揚孔子學說爲己任,勇敢地擔當起思想界撥亂反正的重擔,頑強地擊敗了一個個強大的敵手,終於使“邪說者不得作”。所以說,孟子的才幹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鬥爭中磨鍊出來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對自身及對人們的自身要求;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則是他人生經驗的一部分。

讀準字音

公孫衍(yǎn)貧賤(jiàn)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畎畝(quǎn)妾婦之道(qiè)

傅說(yuè)曾益(zēnɡ)法家拂士(bì)

膠鬲(ɡé)外患(huàn)勞其筋骨(jīn)

新課導入

孟子名軻,戰國時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稱爲“亞聖”。主張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歸之”,主張以民爲本,曾說“民爲貴,社稷輕之,君爲輕”。曾遊說各國,但主張不被採納,退而與弟子們閉門著書,成《孟子》一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兩篇名篇:《富貴不能淫》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富貴不能淫

朗讀課文,翻譯重點句子:

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參考譯文:

1.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2.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裏,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

3.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簡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孫衍和張儀那樣位高權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當權者。

2.孟子認爲的大丈夫是什麼樣的?(用原文回答)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課堂討論,拓展延伸:

1.談談公孫衍、張儀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們以自己的喜怒哀樂行事,挑起天下戰爭,這是崇尚強權,極端的個人主義;他們不以正義爲標準,不以天下太平爲己任,不以百姓幸福爲理想。

2.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婦之道”表現爲順從,其本質是在權利面前無原則,如張儀之流,只是順從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現爲“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其本質是對內心的仁義禮的堅守,一如儒家所倡導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把握文章主旨:

孟子從對大丈夫的錯誤看法批駁開始,闡述了做“大丈夫”的標準,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從而提出,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即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立身處世態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朗讀課文,翻譯重點句子: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3.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參考譯文:

1.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因經受飢餓而身體消瘦,身受貧困之苦,使他做事受到阻撓干擾。

2.內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後纔能有所作爲;廢寢忘食,聚精會神地思考,不恥下問,隨時隨地地求教,然後才能想明白(所追求的道義)。

3.這樣以後人們纔會明白,常處於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於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第1段運用排比句列舉六個人物的事例,其共同點是什麼?列舉人物的目的是什麼?

都經歷了艱難困苦之後才成就了大業。目的是以事實證明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的磨鍊才能成就大業(逆境造就人才),從而證明“生於憂患”的道理。

2.造就人才的客觀(外部)條件是什麼?造就人才的主觀(內部)條件是什麼?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艱難困苦的磨鍊)

困於心,衡於慮。(內心憂困,思慮堵塞,經歷一番艱苦的思想鬥爭)

品悟論證方法:

1.全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論證的思路和方法)

舉例論證——列舉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

類比論證——從個人事例說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後,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的因素相仿。對比論證——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過磨鍊的益處,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難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爲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爲,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爲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把握文章主旨:

聯繫課文,談談你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理解。

課文是從兩個角度說理的。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優哉遊哉,貪安圖樂,自然增長不了才能,才能是從磨鍊中培養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這樣纔會有所作爲;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二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誡諫,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是極端重要的,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具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1.論證多樣,推理有序。

兩篇短文的論證方式有所不同:《富貴不能淫》開篇即點出錯誤的看法,樹立批駁的靶子,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推導出“大丈夫”的標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先論證“生於憂患”,後論證“死於安樂”。先論證“生於憂患”是全文的重點,方法是先舉同類實例,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觀點,然後從理論上加以說明。“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一句,是對歷史上大量亡國事實的高度概括。

2.語言簡練,善用排比;駢散結合,節奏感強。

兩篇短文多次運用排比,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而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例如“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三種生活狀況,貫徹儒家倡導的仁義禮,很有說服力。

再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開頭一連舉了六位歷史上著名人物的事蹟,運用排比句式,說明擔負重任並做出成績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一番艱苦的磨鍊,纔有所成就,從而間接地證明了“生於憂患”這個論點。

文中還運用了一些駢句,例如“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等。文章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很好地表達了中心。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請用排比手法寫一段有文采的話。(200字左右)

篇三:孟子二章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廖屯鎮初級中學高育會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隻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鍋裏,恰好水已經開了,青蛙嚇壞了,使勁一跳,逃離了險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又掉進了那口鍋中,同樣的鍋裏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這次水還沒有煮開,青蛙覺得還挺舒服:這個熱水澡好哇!結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開水裏逃生,在溫水裏死亡,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古人的經典當中尋找答案吧!(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先自由誦讀課文,力求讀出三個層次: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對停頓;三讀,讀出氣勢和感情。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舜(shùn)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百里奚(xī)孫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學生個別朗讀課文。

3.學生齊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義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3.學生講解課文大意。

4.師生共同補充。

(1)歸納本文的通假字。

①曾,通“增”,増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通“橫”,梗塞,不順。

例句:衡於慮。

③拂,通“弼”,輔佐。

例句:人則無法家拂士。

②動詞用作名詞。

人:在國內。出:在國外。例如: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③名詞用作動詞。

過:犯錯。例如:人恆過。

(3)歸納本課一詞多義。

①拂違背。例如:行拂亂其所爲。

同“弼”,輔佐。例如:人則無法家拂士。

②發興起,被任用。例如:舜發於畎畝之中。

顯露、流露。例如:徵於色,發於聲。

四、走進文本,理解課文

1.本文孟子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個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爲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個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爲,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爲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課文連舉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明確:都出身貧賤,都經歷了磨鍊,最終都大有作爲。

1.作者舉例想說明什麼?

明確:說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經歷磨鍊;只有經過磨鍊纔能有所作爲。

2.請你舉出古今中外同類型的事例。

明確:韓信受胯下之辱成將軍;爰迪生經歷上千次實驗發明了電燈;諾貝爾發明炸藥,實驗中多次被炸傷;貝多芬耳聾後寫出《命運交響曲》;居里夫人克服種種磨難發現了鐳元素;張海迪高位截肢自學了四國外語……

3.“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是從國家存亡的反面來論述受磨礪的好處。“法家”“拂士”是什麼意思?起什麼作用?有敵國外患爲什麼對國家有利?請同學舉歷史上的事例加以說明。

明確:“法家”是起着約束國君、限制國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唯我獨尊,“法家”勸諫君主不去聲色犬馬,心繫國事。“拂士”是輔佐君王,爲君主出謀劃策的。有敵國外患,就會有恐懼意識、憂患意識,不斷地找出本國的弱勢,努力提高本國的國力水平,從而增強對敵鬥爭的優勢,使敵人不敢覬覦,也侵略消滅不了。歷史上商紂王、隋煬帝等事例都足以證明“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句話的正確性。

五、歸納昇華,拓展應用

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強調了“逆境能成才”;現在有人認爲“順境更能成才”,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舉例談談。

明確:順境與逆境相比的優勢是佔有資本,可以讓個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可以使英雄不再感嘆無用武之地。順境可以快速成就一個人,讓這個人直抵成功。有好多名人就是從順境中直抵鹹功的。居里夫人的女兒就是從小受到她父母的“特殊教育”,才走上了科學的大道,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國的著名詞人蘇軾、蘇轍,出生在書香世家自幼受到其父蘇洵良好的教育和影響,成爲北宋著名的詞人,被列爲唐宋八大家。後人稱頌爲“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所以我認爲“逆境”和“順境”是否成才,關鍵是在於人“爲”還是“不爲”。“爲”無論處在憂患之中,還是處在安樂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爲”,無論是處在逆境中還是順境中,都難免一“死”。因此,“逆境”和“順境”都只是外界條件,關鍵是看你有無理想,有無毅力,有無奮鬥的精神。只要一個人主觀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斷進取的精神,無論是處逆境或順境中都能求生存、求發展。

六、總結昇華,教師寄語

“順境也能成才”,同學們,現在我們多數人是處在順境當中,我們應樹立“安樂求發展”的意識,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安樂”,把順境當作起飛的寬廣跑道,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斷進取,那麼,即使我們是處在順境,我們同樣能夠求得生存和發展。請大家時刻牢記順境與逆境相比的優勢是佔有資本,順境可以讓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可以快速成就一個人,讓這個人直抵成功。

七、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列舉六位聖賢事例(舉例論證)

個別

一般

擔當重任必先經過一番磨鍊(道理論證)

身處逆境須努力奮發國無憂患易滅亡(正反論證)

個人(正)(反)國家

(中心論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四:孟子二章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學習兩篇短論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分縷析、環環相扣的論說語言特色。

2、過程方法:瞭解並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理解並認識“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艱苦中造就。

教學設想

二、重點: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課前預習,着重瞭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張並熟悉課文。

三、難點:兩篇短論的教學處理應略有差別,教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書下注釋及有關工具書,引導學生自學,重點在於理清脈絡,瞭解論證方法;教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則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四、反覆誦讀,直至背誦、默寫。

五|、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學生預習情況後,指名誦讀有關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極有影響的著作。《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非攻”與“兼愛”,主張和平,反對一切戰爭。顯然,孟子的主張帶有極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的時期,卻有着積極的意義,至於課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斷,其最終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統治,但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讀課文。

1.瞭解預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況。

2.指名誦讀全文,正音後齊誦數遍,再由教者範讀課文。

正音:“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粟”:穀子。與“慄”區別。

3.對照書下注釋,指名學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爲內城,“郭”爲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爲“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6.齊讀課文。

三、講析課文。

提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提問: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明確: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問: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爲什麼還要寫第4段?

引導學生討論後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充分討論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五、反覆誦讀課文,直至背誦。指名、分組、集體背誦。

六、練習。

1.完成“朗讀•背誦”一、二。

2.補充練習: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說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討論孟子的政治主張,指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是反映孟子個人修養、對人生態度的代表作。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導預習。

1.閱讀有關“提示”。

2.依據書下注釋,大致瞭解本文所講的意思。

四、講析課文。

1.教者範讀課文,正音。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

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

2.指名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發:起,被起用。舉:被舉用,選拔。

明確:“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爲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說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3.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4.討論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

明確:六位。即“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2)這六位人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築牆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幹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3)作者列舉這六個人有什麼作用?

明確:爲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5.討論第2段。

(1)講析重點詞語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詞,這。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爲動詞。(注意:對初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拂”:違背、受阻撓。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爲”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後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爲“之所以……的原因”

“曾”:與“增”通假。

(2)指名試譯第2段,師生訂正。

(3)明確:第2段與第1段的關係: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困苦、飢餓、貧困、疲乏、憂慮,然而,也正由於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幹。(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好男”的道理)

6.討論第3段。

本節難度較大,可由教師逐句串講。

(1)重點弄清下列詞語及句子

“恆”:常常。“過”:過錯。這裏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後”:這樣以後。“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徵”: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2)這一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明確: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爲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7.討論第4段。

明確:最後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五、歸納全文。

1.討論論證方法。

明確:本文的論證方法,主要是由個別到一般,最後推斷出中心論點。即特殊論據——一般論據——中心論點。

2.討論寫作手法。

明確:在論證上採用正反論證,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說明同一哲理的兩個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對於同一論題,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闡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使文章富有氣勢。

五、練習。

1.完成“理解•積累”三、四。

2.補充作業。

(1)解釋句子中黑體的字:(括號中爲答案)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代詞,這個)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勞(勞損)其筋骨,餓(飢餓)其體膚,空乏(資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於心,衡(同“橫”,梗塞)於慮,而後作(奮起);徵(觀察到,檢驗)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明白)。

六、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孟子二章

第二課時

附:《孟子二章》難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1.單句裏的判斷句。“是”是判斷詞,不必說是指示代詞。“是”跟“非”相對持,“非”作“不是”講,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偏正詞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詞,可以通,但是不對,因爲不能解釋“是”跟“非”相對持的現象:“‘我不能’,是不爲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主語的基本結構是轉折複句,“而”是轉折連詞,“然”復指它前面的一長段話,亦即復指一個假設複句。“然而”不是轉折連詞。清朝袁仁林《虛字說》:“‘然’爲實然,語勢緩,……而‘連’字直轉也。”“然”指一種情況,無主句;“不勝”的主語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錶停頓的助詞,也可以說它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逗號。又,“夫”或說是發語詞,沒有意義,或說同“彼”,作“那”講。

2.“如”,一般作“似”講,但這裏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譯文:“包圍着進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時的條件了,是這個條件卻又不能取勝,就是天時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義》說“環”即《周禮》“巫環”之“環”,用卜筮來主持衝鋒陷陣的人。

兵革非不堅利也。

這是一種“合敘”句。一般的兩個主語共兩個謂語的句子如“衣冠整潔”,即可以說成“衣寇皆整潔”,又可以說成“衣整潔,衣冠潔”、“衣冠整,衣冠潔”、“衣整冠潔”、“衣潔冠整”等,這說明這種句型只有一套語法關係。“兵革非不堅利也”不能這樣,它有兩套語法關係,亦即有兩個主謂結構,句子成分的有關詞兒的說明與被說明之間的搭配並非任意的,而是受着嚴格制約的。“例如“兵”只跟“利”構成主謂關係,不能跟“堅”構成主謂關係;“革”只能跟“堅”構成主謂關係,不能跟“利”構成主謂關係。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謂關係、實質上的兩套主謂關係。以本句而論,不說“兵革”非不利堅也”,而說“兵革非不堅利也”,“合敘”中又有錯綜變化,可算難中之難。又如:“衣食飢寒者,慈父之道也。”(《鹽鐵論•憂邊》)其實是“衣寒食飢者……”。沒有錯綜變化只是合敘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戰,‖③戰‖│④必勝矣。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因果複句。第一部分的主語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順”“親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謂詞組,而是偏正詞組,兩個“之”字的作用在於聯繫定語和以“所”字結構作成的中心語。介詞結構“以天下之所順”是方式狀語,一般可以不在它後面加上逗號,現在加上,爲的是強調狀語。正句又是轉折複句,轉折複句的正句又是假設複句或者假設複句的緊縮形式。

2.“畔”,《課本》注“同‘叛’”。據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說未當。應該說“畔”在這裏等於“叛”,後來寫成“叛”。《孟子》不見“叛”,“畔”共出現了六次;《論語》也不見“叛”,“畔”共出現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擾以費畔”(《陽貸》)等。從《論語》《孟子》來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說法。但還有另外的語言現象:《尚書》“畔”“叛”並見,各出現了一次。如:“時義和顛覆厥德,沈亂於酒,畔官離次。”(《胤徵》)“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大誥序》)歷來傳說是由於孔子編成今文尚書,今文尚書至少不遲於《論語》,當然比《孟子》早得多。這樣看來,說“親戚畔之”的“畔”同“叛”還是可以的。“親戚”基本義是“親人”“親屬”。“戚”就是“親”,同義並列。《尚書•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親戚”有時候指父母;如:“親戚妻子,質也。”(《韓非子•八經》)“其親戚死,其肉而棄,然後埋其骨,乃成爲孝子。”(《列子•湯問》)。有時候指“家裏人”,如:“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餘家。”(《韓非子•十過》)“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時候指“內族、外族的親人”,《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孔穎達疏:“親指族內,戚言族外。”《史記》有“外戚世家”。本句“親戚畔之”,“親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裏人”,還可以指“內親外戚”,現代漢語裏“親戚”只指“族外姻戚”,詞義轉移了。因此,楊伯峻《孟子譯註》把“攻親戚之所畔”譯成“攻打親戚都反對的人”,似屬未確。“君子”,這裏指“賢明的君主”。“有”,存在動詞;一說音義同“或”。《尚書•微子》:“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史記•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孫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趙歧注:“既,已也,或,有也。”從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紐;“有”在“之”部,“或”在“職”部,“之”“職”對轉。

譯文:“拿天下都順從的力量去進攻連親屬都反對的人,因此,賢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時候(或者“或許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獲勝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勞其筋骨,④餓其體膚,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亂其所爲,⑦所以動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時間修飾複句。第①分句是時間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時間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發生的時間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於時間狀語,只是結構上不是詞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與人辯論,事理必盡,必伸其意。”(《劉叟墓謁》)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文言裏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五人墓碑記》)正句又是連貫複句。“所以”是介詞結構,相當於“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內容。清朝張文炳《虛字註釋》:“‘所以’,順上指原之辭,猶雲唯其如此,所以如此。”連貫複句的第一部分又是並列複句,前一部分講肉體受折磨,後一部分講行爲有拂亂,講肉體受折磨的又是四個並列複句。連貫複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並列複句。

2.“苦”,本義是有苦味的草,引申爲“辛苦”的意思,“苦”跟“勞”同義,《鴻門宴》有“勞苦而功高如此”。“體”與“身”也是同義詞。“亂”《說文》:“不治也。”從絲的不治引申爲行動的不治。“爲”,甲骨文像手牽大象,引申爲“做”,“所以”想達到的。“苦”“勞”“餓”“空乏”“拂亂”和“動”“忍”都增加使動用法,其中有動詞也有形容詞。陳承澤《國文法草創》“活用之實例”一節提到:“致動(按:即“使動”)主由動字轉來……象字(按:即形容詞)之爲致動……理論上固屬後起。蓋動字中他動字之爲致動,往往易生歧誤。”比方“忍性”,趙歧注爲“堅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義同“心”,爲了有錯綜變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堅忍”。《說文》:“能也。”“能”本熊屬,引申爲“大膽”爲“敢”,“忍性”就是壯大膽量;又如:“白刃在前,斧鑕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敵也。”(《韓非子•初見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請參閱《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忍能對面爲盜賊”一句的說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義是水漫出,後來引申爲“增加”。趙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楊伯峻先生《孟子譯註》譯本句爲“增加他的能力”。趙注、楊譯都有可商之處,因爲趙注至少是不明確;楊譯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譯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攏。或認爲“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對象補語,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詞“於”。

譯文:“因此,上天將要把重任落到這些人身上(的時候),一定要使他們心神苦惱,筋骨勞動,肌膚消瘦,身體睏乏,行動(的結果)違揹他所想達到的目的;憑着以上處境,就可以使他們心神震動,膽量壯大,從而對以前不敢做的事兒有所促進。”

①人恆過,‖②然後能改;③困於心,④衡於慮,|||⑤而後作;│⑥徵於色,|||⑦發於聲,|||⑧而後喻。

1.並列複句。分號隔開三部分,三部分都是連貫複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語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兩個連貫複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並列複句。“而後”是連詞,表示先後相連,意思跟“然後”不同,“然後”是“這樣以後”。或說“而”表音節停頓,“後”是“以後”。

2.幾個“於”都是介引表處所的賓語的介詞,“於……”這種介詞結構一般是在動詞後面,只在近代文言裏有偶爾在動詞前面的。現代漢語裏表處所的介詞結構既可以在動詞前面,也可以在動詞後面,大體說來後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義是樹木被四壁圍着,引申爲“圍困”,又引申爲“困惑”。“衡”,音借爲“橫”,趙歧注:“衡,橫也,橫塞其慮於胸臆之中。”不說音借,把“衡”作“衡量”講,也通。“作”,《說文》:“起也。”就是“起立”。又,《爾雅•釋言》:“作,爲也。”或者說“作”當“創造”講。“喻”,明白;同樣的用法如:“故作書以喻意。”(《淮南子•修務》)

4.上古文言單音詞爲主,把這些單音詞譯成現代漢語,選用哪個詞兒就得看語言環境,從語言的內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過”“改”“心”;有的只是作爲一個語素,如“困(苦)”“慮(思慮)”“色(面色)”“徵(表現)”。翻譯時,不斷地作古今詞語內容和形式的比較和分析,能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從而能作準確的翻譯。

譯文:“人們常常做錯了事,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慮阻塞,這才能振奮有爲;表現在臉色上,發泄在言論中,這纔能有所領悟。”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孟子的話富於辯證思想。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1.單句。謂語是主謂詞組。就主語跟謂語的邏輯關係來說,又具有條件和結果的關係。“者”字結構中有個很長的附加部分,它的內部結構是並列複句,並列複句的兩部分各又是假設複句。假設複句各個分句的主語意思上是中心語“者”,不妨認爲“者”代替“君主”一類人物。但結構上不能簡單地說“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語。

2.“拂”古音讀“弼”,“拂”在“滂”紐“物”部,“弼”在“並”紐“物”部,“滂”“並”旁紐。“弼”,本義是矯正弓弩的工具,引申義是糾正或者輔佐,《說文》:“弼,輔也。”《爾雅•釋詁》:“弼,俌也。”當是引申義而非本義。其實“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矯正弓形的工具。兩個“則”是轉折副詞,作“卻”講。趙歧注本句大意:“‘入’謂國內也,無法度大臣之家輔弼之士;‘出’謂國外也,無敵國可難,無外患可憂,則凡庸之君驕慢荒怠,國常以此亡也。”

譯文:“內部沒有執掌法度的大家和輔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沒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沒有外患,國家就經常處於走向來亡的困境。”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然後”,這樣而後,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個條件,後面的是結果;又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雕也。”(《論語•子罕》)“然後”“而後”跟“則”相比,前者是必然條件;後者卻可以是單純的承接;如:“至家則君笑而立於門。”(《林覺民傳》)包孕句。主語因泛指而省略。“知”的賓語的並列複句,它們的主語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動詞增加使動用法,後面可以補上代詞“之”。“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在”,譯成現代漢,介詞結構或者在動詞前面,或者在動詞後面。

譯文:“這樣,就能夠知道在憂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樂中可以使人死亡。”這句話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發人們自強不息,戰鬥不已。

篇五:孟子二章教案

學習目標:

知識和能力:學習文中關鍵的字詞或語句,積累文言詞句;理解文意,並背誦課文;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和方法:在反覆誦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利用論點、論據知識來把握整體。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憂患意識,要有用勇於吃苦、艱苦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背誦,培養學生正確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文言詞語,爲今後學好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3、明白“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練”這一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1、翻譯全文,理解文意。

2、讀準讀好,背會背熟。

教法:導讀引背,引導學生探究寫法、領悟文章主旨。

學法:自主讀譯記誦,分組交流探討與合作誦讀相結合。

教具:古箏曲《嘆顏回》、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並學習文學常識

1、出示以下“孟子語錄”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

◇盡信《書》,不如無《書》。

以上這些至理名言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這些話都出自兩千五百多年前一位聖賢之口。這個人與孔子齊名,他就是被稱爲“亞聖”的孟子。(看孟子像)

2、資料簡介(文學常識):以檢查對孟子和《孟子》的預習情況的方式進行。

(過渡語)我們都知道,遠距我們現在大約二千五百年前,出現了一個歷史文化轉變的偉大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都有幾百年之久,孔子在春秋時期,孟子在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孟子始終爲人倫正義,爲傳統文化和道德政治奔走呼號,他繼承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及中國文化道德政治的哲學觀念,他的思想也和孔子的思想一樣,流傳到今天。

預習題

孟子: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孟子受業於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後世把他與(孔子)並稱爲“孔孟”,並尊其爲(亞聖)。

《孟子》:(儒家)經典之一,爲(孟子)和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著。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稱爲(“四書”)。

今天我們學習《孟子》中的名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明確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2、學生個別朗讀課文。指導朗讀。

投影顯示:

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畎畝()傅說()膠鬲()拂亂()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分組練讀:兩人互讀;組內輪讀。

4、全班練讀:男生齊讀第一段;女生齊讀第二段;第三段:女分讀、男分讀、男女合讀;第四段:齊讀。

5、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配樂:古箏曲《嘆顏回》)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自主翻譯課文。

“信”“達”“雅”三個字是文言文翻譯可遵循的原則。

從文言文翻譯的角度來理解,“信”,就是要求譯文忠實於原文。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意思。“達”,就是要求譯文通順明白,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沒有語病。“雅”,側重在譯文本身的提煉,要求譯文選用的詞語比較考究,能進而爲規範得體,簡明優雅。

“信、達、雅”三者互相聯繫,而又各有側重。一般說來,“信”是第一位的,“達”、“雅”遞而次之。所以,文言文翻譯當以直譯爲主,在難於直譯時,才輔之以意譯。

2、小組交流,討論,解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指導各組準備展示本組的翻譯內容。)

3、學生翻譯講解課文大意。

學法:分四組,每組翻譯一段,師點撥;(配以板書)

組際挑戰,互相“點將”,我讀你譯,你讀我譯。

◇第一段的設計:

(學生)先借助“註釋”講歷史人物的故事,

再翻譯句子,同時(師)點撥文言詞語及翻譯方法

第二段的設計:

用組長與組員對話的方式,(對照幻燈片放映的文本)逐人逐句翻譯,且組長譯首句和尾句(以便於組織)。

第三段的設計:基本同於第二段。

第四段的設計:同第二段。

◇師穿插講解:

①調整語序

例:舜發於畎畝之中→舜於畎畝之中發

②詞類活用

例: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痛苦。

③同形異音異義字

拂:行拂亂其所爲,讀“fu”,阻撓,違反。

入則無法家拂士,讀“bi”,通“弼”,輔佐,輔弼。

④百里奚的“奚”字。

四、背誦

1、“引背”,按板書提示背誦;

2、小組內互背;

3、“賽背”,以小組爲單位,以個人爲單位;

4、“美背”,全班配樂(古箏曲《嘆顏回》)齊背。

五、分析

1、文中列舉的六個歷史人物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在成爲名人之前,要麼經受磨難,要麼從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麼都不爲世人所知……都是在經歷了艱難困苦之後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2、結合現實談談你對第二段的理解。

第二段,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和身體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

3、課文是如何展開論述的?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先談人,着眼於“生於憂患”;後論國,着眼於“死於安樂”;最後得出中心論點。寫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辭方式,使文章讀來氣勢逼人,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前者用了6個“於”、5個“舉”字,來概括列舉6位名人的事例,論證“生於憂患”的觀點。第二段的6個“其”字表明瞭“上天”爲了磨練、鍛造可以擔當大任的一代聖君或一代賢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則從個人經受磨難的作用談起,講到一個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鬆警惕,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頃刻間便走向滅亡。這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也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啓示。

4、最後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總結中心論點,獨成一段,鮮明突出。

六、談啓示,作拓展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給了我們哪些啓示?

這篇文章使我們明白了艱難困苦對人的意義。

這篇文章使我們懂得了人怎樣纔會有所作爲。

這篇文章還使我們接觸了一些關於國家治理的問題。

2、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聯想到的故事或相似的名言警句。

(事例)

司馬遷,遭遇宮刑,卻成就了一部《史記》。

李時珍,歷經千辛萬苦,不斷上山採藥,留下了一部《本草綱目》。

孫中山,無數次的努力,千萬次的犧牲,中華民國從此誕生。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名言)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學。——別林斯基

苦難毀滅一些人,也磨練一些人。——富勒

只要有機會,我就要反抗命運。——貝多芬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魯迅

七、佈置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談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六:孟子二章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兩篇短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理清晰、環環相扣的論說語言特色。

2、瞭解並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3、正確理解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

教學重點:目標2、3。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檢查

1、重點句子的理解。

2、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導入新課

我們常說“環境造就人”,今天我們就從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來進一步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三、初讀理解

1、範讀課文,正音。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發:起,被起用。舉:被舉用,選拔。

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爲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說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3、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4、試譯第2段。

(1)講析重點詞語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詞,這。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爲動詞。(注意:對初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拂”:違背、受阻撓。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爲”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後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爲“之所以……的原因”

“曾”:與“增”通假。

(2)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5、試譯第3段。

“恆”:常常。“過”:過錯。這裏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後”:這樣以後。“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徵”: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6、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四、整體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這六位人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六位。即“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築牆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幹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2、作者列舉這六個人有什麼作用?

爲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3、第2段與第1段有什麼關係?

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磨練,然而,也正由於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幹。(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爲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最後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6、本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在論證上採用了正反論證。

五、教學小結

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三、四。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後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後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3)、總結:第一段首先用喻證法提出論點,然後進行分析論證,運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證、假設、因果三個層次進行說理,邏輯嚴密,善於借題發揮,因勢利導;最後用層進式作結。全段緊緊圍繞中心論點進行論證。在我們將要寫的議論文寫作中,要學習這些論證方法和段的結構形式。作文題:淺談義與利。還可回顧借鑑一下前些時大學生關於“義大於利”還是“利大於義”的電視辯論大賽。質疑。

附板書:第一段:提出論點,分析論證。

〈1〉起始:提出論點:捨生取義。①設喻:所欲→魚、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義→取義

〈2〉展開:分析論證,對待生與死的不同態度方法。

一步:辨證分析〈正〉

生,欲→甚於生(義)→故不苟得(即,爲了“義”可以

死,惡→甚於死(不義)→故不避患捨生。)

二步:假設分析〈反〉

由是則生→不用(結果)→有甚於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爲→甚於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於生(最喜生)→何不爲(不擇手段求生)

所惡→莫甚於死(最惡死)→何不用(不擇手段避禍)

〈3〉結論:層進法。非賢者有→人皆有→賢者勿喪

四、延伸思考並佈置作業

1.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說: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2.背誦全文。

3.你過去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爲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