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有用”與“沒用”作文

本文已影響 8.38W人 

清明回鄉下祭祖,行進路上聽見一個小朋友問他媽媽:“媽,掃墓有什麼用?”“沒什麼用。”“那我們爲什麼要去?”“讓你去你就跟着,別問那麼多廢話!”母親不耐煩地呵斥。這對話聽得我心驚:一個只有三五歲的孩童,卻已經學會把“是否有用”作爲自己行爲的準則了。

“有用”與“沒用”

縱觀周圍,秉持這種行爲的人並非只有那雙母子,而是大多數國人。首先,這與傳統文化追求的實用品格有關。傳統文化追求實用,對純粹的精神事業並不提倡。在此影響下,難免會出現“掃墓有什麼用”的念頭。其次,在物質文明迅速發展的當下,人們竭盡所能爲自己謀求利益,凡事都用功利的眼光看待,“這件事對我是否有利”成爲最常浮現人們心頭的問題。祭祖一不會升官而不會發財,也難怪母親會回答“沒什麼用”了。在這兩個大環境的影響下,許多人都忘記了,精神生活不是能用功利的標準來衡量的。

清明祭祖,是一個緬懷先人的契機,而我更願意將它理解爲一種“信仰”。我們中的大多數沒有宗教信仰,我們相信的只有“祖宗”。當我們點上香火蠟燭時,當我們虔誠跪拜時,我們相信祖宗能聽見我們內心的祈禱;當我們碰到人生重大轉折時,口中常唸叨着“祖宗保佑”,我們相信會得到祖宗的庇佑。人總該相信些什麼,而這種“信仰”給我們帶來的精神力量和它自身的精神價值,不是簡單粗暴的“有用”與“沒用”能衡量的,它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而文化的價值也正是在於文化給人帶來的精神力量。曾有一段時間,我們認爲傳統文化陳腐無用、封建落後,於是以“破四舊”爲由將它們棄若敝履、毀滅殆盡。幾十年後,我們才幡然醒悟:對待傳統文化只要有推陳出新、古爲今用的態度,傳統文化一樣適用於當下。傳統儒學中的“君舟民水”思想、法家“依法治國”主張、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就閱讀而言,爲追求語文高分,大多數同齡人更願意將經典作品“肢解”爲一篇篇閱讀題,而不是閱讀原著。他們的理由是“讀原著對考試又沒什麼用”。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很多時候,自己會以爲很多看過的書都成爲過眼雲煙,其實它們仍是存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無涯的胸襟中,也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一本好書,帶給讀者的不是直接的經濟收益,而是精神上的享受與力量。通過閱讀,通過其中的感情共鳴,我們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收穫作品傳達的精神鼓舞,增長見識開拓胸懷。閱讀能改變我們的氣質,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這些都不是“對考試沒用”能夠否定的。

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僅僅用功利的標準來衡量周圍的一切,必然帶來精神生活的貧瘠。電視上,各種娛樂節目層出不窮;書店裏,暢銷書架上擺的都是所謂“成功學”與膚淺的言情或玄幻小說……“娛樂至死”對文化產業的影響之惡劣可見一斑。就文化產業而言,我們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的應該是電影產業。好萊塢大片之所以能夠走向全球,不僅因爲它們精湛成熟的製作手段與俊美的演員,更因爲這些電影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肖申克的救贖》體現理想與堅持的價值;《七宗罪》剖析人性的黑暗面;《泰坦尼克號》歌頌純潔的愛情;《後天》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相比之下,中國電影多的是快餐式的喜劇片和商業片。與《1942》同期上映的是喜劇片《泰囧》,後者票房過10億,前者僅僅8000萬。票房並不完全體現電影質量,但這兩個懸殊的數字證明了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標準是“這部片子能不能讓我快樂”而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否深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不改變功利的消費觀念,消費者的選擇就不會改變,電影乃至文化產業也沒有進步。

一個民族形成的條件有四個:居住在共同地域、構成統一的經濟體、使用共同的語言、具有心理認同感,而維繫一個民族的紐帶便是心理認同感。心理認同感來源於文化。如果僅用功利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五千年悠久文化,把那許許多多“無用”的精髓摒棄掉,不久之後文化的失落就會成爲必然,文明的傳承也會變成空話。彼時,哪裏還有繁榮昌盛的中華民族?又何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