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

夢想與擔當作文

本文已影響 7.42W人 

如果問:“未來與現在哪一個更重要?” 也許很難回答。現世,是一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責任與擔當;而未來,是一份“會當凌絕鼎,一覽衆山小”的夢想與追尋。責任與夢想,擔當與追尋,也許能夠找到和諧的平衡點,擔今日之責任,追明日之夢想。

夢想與擔當作文

可曾記得,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華夏大地,有這樣一羣人,他們胸懷報國之志,他們渴求自由與民主,他們想用自己的力量解救中國。然而,他們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同時,擔當起了改變中國的重任,他們的目光在當下,也在未來。從公車上書到百日維新,從黃花崗起義到武昌起義,他們一次次站起又倒下,他們憂國憂民又心懷未來,他們是戊戌六君子,他們是黃花崗烈士,他們是無數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進步人士、革命黨人。在他們身上,現世的憂民與未來的理想得到了恰好的融合。看看他們,是否還覺得憐憫弱者和開拓創新是不可結合的?看看他們,是否真正感覺到責任與追尋的力量?

關注當下、憐憫弱者的人文精神,是這個時代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爲無數人懷着這樣的人文精神,我們纔會感受到這世間的溫暖。柴靜,央視的一個普通主持人,她曾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驚心動魄的現場氣氛,身着防護服的瘦弱身影和蒼白的面孔給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她一次次把最有力的信心帶給觀衆;她曾參與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她作爲一名普通的新聞工作者,她關心的就是社會的真實,她所報道的也是世間的真情,透過她的視角,我們看到的是社會真實的真善美,分辨的是真實的假惡醜。“真正的歌者,可以聽到人心底的沉默”,作爲一名新聞工作者,柴靜關注着當下,卻帶給人們最大的心靈震撼。這,便是人文的力量。

關注未來、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又怎是可以缺少的?“我夢見我種的水稻長得像高梁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這,便是袁隆平的夢想。他是雜交水稻之父,豐富的想象、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讓他的研究最終獲得了成功。滿載着袁隆平的夢想與希望,雜交水稻在中國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種和收穫,創造着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蹟。關注未來,讓他把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稻當作爲人類謀幸福的崇高事業,開拓創新,讓他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並最終成功。這,便是科學精神的力量。

在當代,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有無數人在爲現世的人文而努力,有無數人爲世間的真情所感動;也有無數人在爲未來的美好世界而實踐着自己的夢想。

夢想與擔當,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