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

學會欣賞作文摘要

本文已影響 7.59W人 

春節快到了。

學會欣賞

我第六次或第十六次地擡頭,看了眼家門口高高懸掛的那兩盞燈籠。它們就那麼孤零零地在院子兩旁掛着,陽光照在它俗氣的外衣上,活像鄉野村姑兩腮的胭紅一般俗氣又扎眼。

諾,對於胖燈籠,我可不會欣賞。

除夕夜,我照例步行去小姨家吃團圓飯。夜色朗朗,空氣中瀰漫着陣陣飯菜香味,真是好聞。沿路每戶人家的燈籠都亮着,照亮了路。我不禁朝每戶人家掛的燈籠看去,夜晚的燈籠和白天的燈籠真是不經相同啊。

白天看上去只是深紅大胖球的他們此刻卻像可愛的蠶蛹一般晶瑩剔透,那透亮的微弱的光芒似乎吸引了我的眼球。燈籠由內而外透過紅紗衣發出柔和的紅暈的光。它們此時可與琉璃燈相媲美,夜幕彷彿成了它們的舞臺,它們的光芒深深觸動着我這個白天不會欣賞它們的俗人的眼。

微風拂過,燈籠的須穗微微擺動着,十分嬌媚。燈籠們點綴着單調的夜色,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了陣陣煙花爆竹聲,映着燈籠的紅光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年味的濃郁。看着燈籠,我在想院內的人兒都在幹些什麼呢?也許在闔家團圓,其樂融融;也許在拆封已經準備了幾個月的蒜罐;也許正在蒸白花花的發糕?總而言之,被燈籠迷住的我不禁想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紅光照的我心更暖了。

不知道是誰提起,燈籠算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寓意着闔家團圓,寄託着我們對生活的美好盼望。從前,我對此不過一笑置之,如今,卻覺得它別有一番韻味了。

其實我知道,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裏,處處都有燈籠。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

唐開元年間,爲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閃爍不定的燈光,寓意彩龍兆祥,民阜國強。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現在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

那些遠去的傳統原來一直在身邊延續着……

我靜靜的走在小路上,細細欣賞着沿湖人家的燈籠,內心自由一番溫暖,我已經算是置身於萬家燈火中了。在這樣的燈火中,一切都盪漾着溫馨,無盡的歸屬感,曾經的感動都在這樣的溫馨的畫面中進入,泛起……。

拋棄了之前的偏見,我歡喜地走在燈籠下,欣賞着年味,欣賞着美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