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風度作文示範參閱

本文已影響 8.76W人 

卿本幽隱隱深山,千琢萬鍥始留青。

風度

竹,隱君子,老人亦是竹,清雅脫俗。隱於竹林之中一生爲竹刻留青堅守,堅守亦是他異於世人的風度。

因仰竹刻留青之名,遂踏入無錫雙鍥軒中,尋清雅風度。跨過門檻,踏進古色古香的小院,迎面盡是滿面竹香,清新怡人。院中小亭,忽見一老人,圓大的眼鏡襯着他似有些許憨厚,但眼鏡後卻是一雙明亮,透滿生機的眼眸。老人伏案,一手細細撫摸竹紋脈絡,一手輕攥小刀慢慢雕刻,時間似忽的靜止般,永久停留在這美好時刻。

良久,老人才擡頭,望見我們,微微點頭,眼角瀰漫笑意,溫和柔軟,如沐春風。老人的笑容迎着滿院的竹香,清雅迷人。

我默默靠近他,細細打量着。書桌一端放着已經刻好的臂擱,那臂擱圖畫脈絡清晰,栩栩如生,想是雕刻家也花費了不少心思。書桌前井然有序地擺放着雕刻用的小刀,老人端坐着,細細觀摩畫的結構,眼眸中時不時放出神采,那是藝術家對藝術執着追求時所釋放的光彩。指尖厚實的老繭,是歲月的沉澱,亦是老人對藝術的不懈追求。

竹香縈繞,老人緊鎖的眉頭,輕攥小刀,不停歇的鐫刻,是老人對藝術的追求。而老人如竹般的清雅風度正是他對藝術的執着,堅守。

做一份竹刻留青不容易,選竹時需精心挑選適宜的;煮竹時,一步一步按順序來,容不得失誤。一個精美的竹刻留青,需要竹刻家細細揣摩,一筆一劃都需要把握十足方可下筆。一點一滴都付出竹刻家太多的心血,老人隱於竹居數十載,而他對竹刻留青的忠誠,隨着時間的推移,越發的堅定。

竹刻留青隨時光流逝,愈顯其精深幽雅,愈顯其瑩潤光滑。而時光逝世,老人依舊在雙鍥軒,攥着小刀,伏案而刻,眸中的神采依舊奕奕生輝。迎着滿院竹香,老人攥着小刀,堅守着一生的竹刻留青,鐫刻着自己如竹般的風度。

或許每個人的前生,都是一種植物,或濃郁,或簡淡,或典雅,或平庸,而老人前世定爲一棵竹,清雅脫俗。

前生爲竹,今生與竹相伴,細細雕琢,是老人對藝術的堅守,是他如竹般的風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