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碎片閱讀作文

本文已影響 8.55W人 

地鐵的那五分鐘裏,去公衆號裏看一篇你文章;電梯裏的一分鐘裏,刷一下微博熱搜都在講些什麼。因爲網絡的發展,微博的140個字,朋友圈裏偶然的某一句名人名言似乎已經成爲了我們閱讀的主要內容。因爲生活中似乎那麼忙,我們急着守着那個點兒在電視機前追劇,急着完成自己滿滿的日程表,生活中的時間於是被一把大刀劃得七零八落,只有那些邊角料被施捨給了閱讀。

碎片閱讀

有些人甚至因爲完美利用了這些時間而洋洋自得,認爲自己收穫頗豐。事實上,碎片化閱讀有許多弊端,我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淺”字是這些文章最大的特點,限於篇幅,碎片化閱讀往往是蜻蜓點水,浮於表面的,正如微博上的社會熱點,除了簡單報導一下事件,所謂的“熱度”基本上就是評論區裏兩派不同觀點的人爭吵不休了。然而,不論是哪一邊,都只是直觀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花時間來閱讀這些“無腦言論”倒不如自己默默地思考一下自己的觀點,給自己的思想留一點時間。

“煽動性”往往是碎片化文章的一大特點。臭名昭著的“標題黨”就是利用了“震驚……”這樣的字眼十分有效地抓住了人們的眼球,然而令人“震驚”的內容卻往往千篇一律,爲了博人眼球,粗糙的觀點通過語言的包裝顯得很有深度。最可怕的是,因爲碎片化的時間,我們往往很少停頓下來思考就全盤接受了。有些雞湯說:“要信任朋友”,有些“智者”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於是我們搖擺不定,自以爲學到了很多人際的技巧,而事實,這樣單薄的觀點都被絕對化了,碎片化的閱讀彷彿在人眼前蒙上了一層紗,矇蔽了冷靜的思考。

另外,碎片化閱讀是散而無形的,不像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是系統性的,是一張大網,條理清晰。碎片化閱讀得到的內容是散落一地的紙屑,拼不起來也理不出頭緒。很多人因爲沒有時間去真正讀一本書,所以選擇去讀別人的書評,僅僅幾分鐘,我們就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和一些細節,可以在朋友面前誇誇其談了,但實際上,我們對這本書要表達得主旨是什麼卻毫無頭緒,我們擁有的是散亂的評論,而它們並不屬於自己。

所以有可能的話不如擠一點時間出來,泡一杯茶花一段時間,認認真真地讀一本書,去聽一聽作者的聲音,而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閉上眼睛,回味一下流淌在脣齒間的文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