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天工開物讀後感1000字作文

本文已影響 6.07W人 

禾下乘涼,天下富足。——題記

天工開物讀後感1000字

“禾下乘涼夢”這一名詞這從我有記憶起,就知道這是袁隆平爺爺的夢想,因研製出了雜交水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後,他就成為我最崇拜的偶像。

兒時,不懂事的我經常問長輩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那一次我問爺爺:“袁隆平爺爺為什麼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呀?”爺爺聽後,鄭重地對我説:“因為他拯救了飢餓的中國人的生命,造福了世界。”此後,我對袁隆平更加敬重。

最近,我有幸看了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當時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和經驗,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但在我讀到《萬粒》這一章中的“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時,查閲資料,發現了一個粗人意料的事——宋應星在年少時,居然也有“禾下乘涼。”這一夢想。繼續查閲資料,我也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宋應星在年少時期就十分好奇農民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立志為這些技術和經驗著書,之後進京趕考,六次科考不第,一晃20多年已過,母親病重,好友和哥哥宋應昇已在京城做官,他只好放棄科考回家盡孝並著書。

在好友和哥哥的鼓勵和幫助下。《天工開物》這本科技名著中以印刷而成,這本名著中有兩萬多字,字裏行間中無不體現着“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真理。結合歷史,仔細一想“重農固本”一直是為安民之基,治國之要。一代代人禪精竭員怨,致力提高農業技術,正是為了“人固邦本,本固邦寧”。這本書就是很好的體現,在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大意義,造福了世界。

在我眼裏,袁隆平和宋應星都是通過一粒種子想到了造福人類,造福世界的方法,兩人一次隔空握手讓我難忘,仔細想來,中華青史上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人嗎?他們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精神——創新精神。當這些創新精神凝聚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創新組合,宋應星和他的哥哥,好友是一個創新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團隊是一個創新組合;屠呦呦和他的團隊是一個創新組合;在這一個又一個創新組合中,體現了中國浩如煙海的知識和創新的組成,這些創新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這些創新組合,喚起了我們刻在骨子裏的創新精神。

我們古人就講“周雖舊邦,其命為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讓我明白了兩位科學家只所以有着“禾下乘涼夢”。是因為他們都秉持着科技造福人類,造福世界之一宗旨而奮鬥,新時代的我們應珍惜當下,善於發現問題,敢於創新,肯於專研,便能離成功更近一步。

創新,不僅在《天工開物》裏,在“禾下乘涼夢”中,還奔騰在我們的血液裏,鑄刻在我們生生不息的靈魂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