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作文

本文已影響 6.33W人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精選6篇)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千萬不能認爲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百年孤獨》讀書筆記(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1

《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人,這本書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美著作。

我要誠實的說,這本書讀起來對我的吸引性似乎不大,以至於讀到快一半的時候並沒有品讀出任何好的東西,如果我非要給自己一個慰藉,那就是在這幾天的沉寂氛圍中獲得了薰陶。似乎你不得不思索,讀書除了啓迪和思索外,有種無形的影響必然存在。

夜晚,我突然間醒來,書中人物的心靈世界以一種無形的形式在我腦海來回迴盪。布恩迪亞的天馬行空的思想,最終死在慄樹下,烏爾蘇拉爲了顯示晚年活力仍存隱瞞着自己的眼盲,巴比倫拿着羊皮卷破譯家族命運密碼“家族的第一人被困在樹上,最後一個正被螞蟻吃掉”,布恩迪亞上校製作小金魚,蕾梅黛絲升空,還有最後一個豬尾巴男嬰被螞蟻吃掉和荒涼的布恩迪亞家族徹底在世界上消失。那時通過對這些情形的感應,對孤獨有了這樣的一個理解,孤獨好似產生於人內心深處無法與人訴說的詭祕和羞於與人訴說的祕密,而這兩種狀態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你的行爲,進而形成與外界難以交流或不屑交流的巨大隔閡。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獨,他們倍受心靈的折磨,同時又獨自享受着那份孤獨。孤獨是什麼,也許是內心最深的祕密。孤獨是這個世界上永遠也根除不去的東西,它好似心靈的黑洞,甚至連自己都難以窺透。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孤獨,都有那麼一個時刻你不想與任何人訴說你的煎熬,在折磨中忍受着孤獨,你又喜歡躲在無人的角落默默享受着這份孤獨。

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一旦遇到悲涼的心境就需要有人出來安慰,因爲你體會不到他的孤獨,你那善意的勸解反而更加刺痛他孤獨的感傷,使他倍感孤獨,適宜的離開也是一種默默的關懷。也許他需要一首悲傷的樂曲,也許他需要一段文字,他需要的無非就是將他的孤獨表達出來的藝術,而這期間只有他自己明白。孤獨希望與安靜和黑暗爲伍,但人卻要面向陽光,否在會在無限的孤獨裏被黑洞吞噬。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2

關於內容,我看懂了一點,看懂孤獨的意思了。《月亮和六便士》第四章裏說:天天做一樣的事,讓我感到膩煩。朋友們過着老一套的生活,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有時見了面,不待他們開口,我就知道他們要說什麼。就連桃色事件也是枯燥乏味的老一套。我們就像終點站到終點站往返行駛的有軌電車,連乘客的數目也能估計個八九不離十。生活得太有秩序了。簡直可怕。

《百年孤獨》里奧雷連諾上校晚年不停地做金魚。金魚一共十六條。他每天都做兩條,達到二十五條時,他又拿它們在坩堝裏熔化,重新開始。阿瑪蘭塔的晚年是在縫製殮衣中生活的。她白天縫,晚上拆,直到死。

烏蘇娜瞎了之後發現:當其他的人在房子裏漫不經心地來來去去時,烏蘇娜就憑自己剩下的四種感官注意別人的活動,使得誰也不會突然撞着她;很快她就發現,而家裏的每個人卻沒覺察到。他們每天走的都是同樣的路,重複同樣的動作,同樣的時匆幾乎說同樣的話。這個家庭裏發生了無數巧合的重複,就連愛上姑媽這種事情也隔了兩代人之後重複發生了。重複,幾乎是每個人生命裏最大的一件事。起牀、洗漱、上學、上班、回家、吃飯、睡覺……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重複着過日子。如果你仔細回顧,會猛然發現你幾個禮拜、幾個月幾乎都是這樣的日子,毫無特色。尤其是中年以後的人。

有時候我在想,平淡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年輕的時候誰都想熱烈澎湃的生活。但那也累。過上幾年就吃不消,想要安定。可一旦安定了,冷寂了,日子開始重複了,又倍感無聊。無聊得可怕。可怕到精神空虛,坐吃等死。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3

閱讀這本書是在大一,一次很偶然的情況下從圖書館借閱來看的,而且是盜版。因爲馬爾克斯直到2011年之前,未授予過任何中文版權。雖說看得是盜版,很多處的文字表現都顯得坑坑窪窪,但仍舊能夠看得出其非凡的遣詞造句的功力和全書結構的嚴謹。

《百年孤獨》算是馬爾克斯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並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拉丁美洲文學界不可攀越的一座高峯。本書大致講述一個叫馬貢多的小鎮,一百年來的興榮衰落,主人公奧雷良諾從走出沼澤開始半生戎馬、南征北戰的一生,以及其整個家族的興衰,最後,一陣風將這個小鎮颳得不知所蹤。

令我欽佩的是其妙筆生花、思維嚴謹的寫作風格。書中很多地方對人物的言語、行爲描寫生動逼真,使整個人物從外在到靈魂躍然紙上。書中奧雷良諾的父親癡迷於吉普賽人的各種“法術”;母親烏蘇拉活一百多歲,一直照顧着家族一代代後人;他的哥哥愛上自己的侄女,最後死於非命;他的妹妹有一天在園子裏曬被單,然後突然飛上了天;另一個妹妹很早便看透生死,整天埋頭給自己織裹屍布。這些人物都深入人心。

奧雷良諾親眼見過一場3000人慘遭屠殺的場景,當局政府卻用匪夷所思的手段和方法讓這段歷史消失。後來他參加戰爭,卻不知道自己到底爲何而戰,只是因爲身邊人的唆使和當時兩黨之間的爭鬥。他戰功顯赫,創造了一次次歷史的印記,17個孩子卻全部被殺死。他最終還是舉手臣服於衰老的命運,離開軍隊回到馬貢多。但“自由黨”最後也沒有給他自由,使他晚年再受侵擾,最後一代英雄死於禿鷲口下。

“奧雷良諾”這個名字在那個家族被反覆使用,它始終代表着叛逆、無知和荒唐,也暗暗預示着整個家族成員不可逃避的九九歸一的命運。從某個側面生動描寫了二十世紀拉丁美洲的現實社會,用極爲隱喻卻宏觀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和歷史的不可逆,人性與自我的糾葛。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4

在我剛開始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覺得太深奧了,有很多地方都讀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謬。這本書中的人名反覆出現,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這是隻有在電視劇中才會發生的。從生活實際出發,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會有。但是這些竟都寫在了這本書中,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

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來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奧或叫做奧雷良諾,一點新意都沒有。且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着。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雖然憑藉我的閱讀水平還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詳細解釋什麼,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細讀幾遍必須能夠讀出一些更深的東西,只是我此刻實在是沒有這個潛力。

人物給我印象較深的是霍·布恩蒂亞第二和奧雷良諾第二這對孿生兄弟。首先,他們叫的不一樣,不像別的那麼複雜,記都記死了。然後就是他們繼承了父輩的名字卻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霍·布恩蒂亞第二像奧雷良諾上校那樣深沉而奧雷良諾第二則像霍·布恩蒂亞那樣不羈——以至於烏蘇娜常常懷疑他們是否是在幼年時交換了名字。這樣的懷疑並不離譜,是有必須道理的。但是,名字不必須要和性格一樣嘛。這是一個深深的諷刺。然而最後兩兄弟死去時又搞錯了墓穴彷彿這樣纔是正確的歸屬,一切是命中註定的。雖然每一代的成員都經歷着波折,但這個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傳着,並且一向傳承了下去。只是最後,當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時,讓這個百年世家最後陷入了衰敗。但是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開竅了,因爲他最終發現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但是是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這是永遠也走不出的循環。即便合上手中的書,那些情節還會在我的腦海中一幕幕地涌現出來。

這本書實在讓我受益匪淺,難以忘懷。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5

當我合上《百年孤獨》的最後一頁,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淒涼。“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當梅爾基亞德斯精準的預言變成現實,布恩迪亞家族也就此畫上了句號。從興盛到化爲塵土,不過也就短短百年。幾代人的努力掙扎,也擺脫不了落沒的命運。

讀整部作品的感覺對我而言,就象每晚聽一個白鬍須長者坐在神燈前,娓娓講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昏黃的燈光,讓人的心有種別樣的安靜。不管從美人兒蕾梅黛絲如天使般的昇天,屋內已逝鬼魂的遊蕩還是奧雷里亞諾上校發動的戰爭,阿瑪蘭妲感情生活的波折,魔幻和現實始終交錯在一起,不至於跌宕起伏,但卻環環相扣,如行雲流水般,沒有一絲突兀和荒誕,卻讓人清醒。

其實,布恩迪亞家族所走過的歷程,恰恰是和孤獨鬥爭的過程。他們中有的懷抱着熱切的理想,勇於嘗試新鮮的.事物;有的勤奮刻苦,孜孜孜不倦地學習鑽研;有的熱情奔放,在感情上忠於自己的內心……不管是對學術的鑽研,爲理想的奮鬥,還是縱情享樂,他們始終對生活富有着激情,但現實卻沒有讓他們如願,馬孔多的保守、落後、災難,一再地打擊他們,使他們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夢想破滅之後,最終變得失望、苦悶,飽嘗孤獨的滋味。就象書中多次提及的死亡預言一樣,命運之神早已將結局寫在羊皮卷書上,誰也無法改變。

這又使我想起一篇文章,文章中寫道,當嬰兒從母親溫暖的子宮脫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人生來是孤獨的,是獨立的個體,他會有自己的軌跡。但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害怕孤獨,所以人們總是迫切地想要融入到社會當中,我們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學習遵守社會準則,歸根到底就是想被別人所認同,這樣自己的心就不再孤獨。其實真正到人之將死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會感慨,自己怎麼樣來還是怎麼樣去,一如既往地孤獨。再輝煌的過往也會象馬孔多的颶風一樣,把一切都吹散,什麼也沒有留下。

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也都有了屬於自己的一部羊皮書,許多事不必強求,該來則來,該舍即舍,雖然聽起來有一點無爲,但又何嘗不是洞徹以後的理性呢。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6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爾克斯的一部小說,他以魔幻現實主義的筆法寫出了加勒比海沿岸小城馬貢百年的歷史我定位它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讀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當然了,這部鉅著也被後人譽爲“魔幻小說界璀璨的明珠”。

首先,這部作品的題目首先給讀者以深遠的思索,其次,它還體現了哥倫比亞人民的現實而又充滿創新的生活。

馬爾克斯曾言:“活着爲了講述生活,生活並非一個人的經歷,而是他的記憶。”《百年孤獨》裏描述的那樣一個幾乎神話般的世界,那裏有馬爾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國家真實歷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會百年變遷的縮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識,同時也融入了人類百年生存的鬥爭歷史和凝聚的經驗和精神,同時還提出了對現代人和社會命運發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討。所有這一切的內涵意義使《百年孤獨》成爲一部具有史詩意義的作品。

小說情節曲折起伏,稍稍令人迷惘。小說主人公佈恩迪亞上校出生於小城馬貢裏的一個貴族家庭。這個家族先後由衰轉盛,由盛轉衰的百年興衰史,一百年的時光輪轉,又回到了從前。故事情節曲徑通幽,引人入勝。給人以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思索。這部作品還這本書以很大篇幅地把政客們的虛僞,統治者們的殘忍,民衆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

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衆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不過對我而言,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說,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裏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牆。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爲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爲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一部家族的興衰歷史,可能不只是反應區區一個家族,還可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乃至於整個人類社會。作者以小見大,對人類的發展和前途的擔憂和希望在筆尖如同潛龍遊走一般隱藏在間行間。固然,是需要讀者用心去讀才能領悟和發現的。細細地品讀,你會發現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無限的智慧結晶。

讀完《百年孤獨》,我感慨萬千,可能並不能全部用文展現出來,所以,希望大家和我,用心去交流和溝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