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話題

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精選13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25W人 

篇一: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精選13篇)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發佈,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教育界更是引起了巨大反響。作爲教師大家都知道:課標是老師們教學的“指揮棒”,新課標都有哪些變化?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指向性和導向性是什麼?以後的日常教學該怎麼偏重?教學內容有什麼變化?教學目標該作何調整?教學評價是否會有變化等等許多問題都是老師們急需瞭解的。

在2022年暑期,在教研組的安排下,跟着東北師範大學史寧中老師學習了課標修訂的總體情況介紹,瞭解新舊課標的對比,報告從課標修訂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理解與表達、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議三方面闡述,通過學習我對新課標有了一定的瞭解。新課標的修訂堅持目標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育人導向。和以往相比新課標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加強了學段銜接。另外感受最深的是新課標增強了指導性。新課標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感覺新課標就是一本特別詳實實用的教學參考。不僅教了,並且教的很具體,學完以後,老師們感覺可操作性很強很有抓手。

篇二: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暑假期間,進一步認真學習了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我深知數學教學不僅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學習,又要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實踐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合作交流,在活動中積累實踐經驗,在探究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育人要有新理念

不斷融入教育教學工作

數學課標提出數學課程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新課標將全面發展放在首位,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側重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注重“學科融合”,將跨學科內容、傳統文化內容融入課堂,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

二、教學要有新方法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圍繞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四能”,教學中關注學生說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更關注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教學生會想問題,多給予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採用師生互動、小組合作等方式增加學習的探究與交流,讓學生在經歷學習任務完成和交流的過程中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2、教學中多提供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動手操作能幫助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更深刻的體驗。例如新課標中幾何直觀領域,增加尺規作圖的內容,建立學生圖形的直觀感覺,使學生從操作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從而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特別是,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學更需要以這樣的方式化抽象於具體,例如實踐活動“歡樂購物街”,學生本身就缺少生活購物的經驗,這樣的實踐活動就是幫助學生搭建課本數學和生活數學之間的橋樑,使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貨幣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養。

3、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結構。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於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我們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要體現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關注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要認真去構思知識的結構與整體性。例如認識三角形,可以從三角形的邊和角出發,邊和角彼此關聯,相互交織,教師首先對知識要有整體把握,再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整體結構。

三、評價要有新機制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開展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是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新課標要求,我們的數學課堂上不僅要有對學生的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完成一個學習階段後,教師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發展進步,並從基礎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給予學生的綜合性評價。教學中,我們要創新評價方式,鼓勵多元評價,這不僅能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完善學習計劃和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和診斷功能才能發揮得有始有終。

行則將至,道阻且長。史寧中教授提到“數學化”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通過暑假的再研讀,我知道數學化的實現不應只是埋頭苦教,在當今“雙減”背景下,我們作爲一線教師,要快速轉變觀念,改變課堂模式,要勤於質疑問難、反思自我,要緊跟新課標步伐,掌握新課標核心思想的脈絡,不斷提高自我修養,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三: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本週XXX名師工作室組織我們觀看了王永春的《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觀看之後感觸頗深有以下體會。

王永春教授給我們講解了怎麼貫徹和落實新課標,這次的新課標是在2011版的基礎上改革的,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創新,核心素養目標提出了三會:第一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第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數學思維主要表現爲: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或推理能力,第三,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次改革的特點就是讓三個學段進行貫通,是用核心素養來進行貫通。這次改革的特點就是要強調用知識與方法來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一定要讓學生用來經歷和感悟知識。

本次改革強調數的認識具有一致性,從一年級開始,要讓學生逐步感悟十進位制的計算原理,數是一個一個的大起來的,從零開始不斷的加一,新的計數單位不斷產生一致性,連貫性,整體性,邏輯性,發展性。運算的本質上是推理,理解算理的算法就是推理。在教師的引導啓發下,結合幾何直觀,理解算理,會計算新的題目,培養了核心素養。要注意培養孩子思考自學、合作交流、健康樂學、創新實踐,通過培養核心素養來打到孩子們對數學的認識理解以及喜歡數學。不管是作爲老師和家長,都要給孩子同樣的愛,同樣的關懷,也許孩子在某一天就會突然的頓悟了,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智慧。

通過王永春教授的講解感悟頗深,希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自己能夠結合新課程標準,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使自己不斷的進步超越現在的自己。

篇四: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這段時間再次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收穫很大,感觸很多,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重新認識,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

生活即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強調了大衆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麼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人們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爲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如過去我們數學內容中計算有些難,而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計算器、計算機的全面普及,計算難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計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變了課程過去“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數學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二、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教師往往照本宣科。課堂往往成爲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不管學生有無興趣,仍按陳舊的教學手段、思想強求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教師往往是課堂的核心、組織者,學生必須跟着教師的腳步走。而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指導者轉變爲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夥伴。教學結構也發生相應變化。應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由被動學變爲我要學、我想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發現問題,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規律。總之,要在一堂課中讓學生體驗整個數學過程,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三、教師必須改變舊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應試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學業成績的好壞,以考試作爲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學生的評價,而且還提出了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不以學期和學年的一次性考試來評定學生,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強調對學生能力與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進行評價。

總之,新教材新理念,爲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篇五: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今年4月,教育部頒佈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新課程標準發佈以後,我內心有些忐忑。心想剛剛搞清楚的2011版課標又“變”了,並且課標的變化將會引起一系列的變革如:教材的修訂、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監控、教育評價等等。當我認真閱讀完《2022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我才理解了新課程標準不是“變”而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調整與完善,立德樹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閱讀完2022版課標後,我覺得有幾個比較突出的闡述值得注意。

其一、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義務教育段數學核心素養。“核心素養”雖然首次在義務教育課標出現,但並不是新名詞、新事物,更不是我們在落實新課標中隨意增加的新內容。2011年版課標指出;“課程中,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爲了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數學課程還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2022版課標在2011版課標的基礎上強調數學教學要在“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引導下達成數學教學目標。數學核心素養的表現與內涵在2011版課標基礎上更加明確。

其二、大單元、大統整的突出,實際上就是如何進行融合,體現綜合性。在一些地區已經開展了關於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探索,並呈現了一些研究成果。在之前的跨學科教學也有整體融合的思想在內,這告訴我們教育改革與發展不是鮮明的劃分爲毫不相干的若干階段,而是一個順應時代發展的過程,每個階段的主體發展思想是不變的,變化的可能是方法和策略。因此,作爲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學習研究,進行創新改革,順應時代發展。

其三、教學階段的劃分由原來的“1-3年級,4-6年級,7-9年級”三個階段劃分爲“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四個階段,劃分的更爲細緻。四個學段課程內容從“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三個方面呈現,內容要求主要描述了學習的範圍和要求,學業要求主要明確了學段結束時學習內容與相關核心素養所要達到的程度,教學提示主要針對學習內容和達成相關核心素養而提出教學建議,並且細緻的闡述了四個學段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要求。

其四、提出了學業質量及就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新課標對學業質量標準做出明確要求。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設計、作業設計、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不斷地研究學習。這只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在今後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還要不斷的研究新課標,克服困難,與時俱進。

篇六: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有了進一步認識深刻領悟到教學中既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又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淺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不斷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小學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爲首要目標轉變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識。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設法營造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動手實踐中發現規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並培養他們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課堂教學要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數學新課程標準倡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及時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爲此我們要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

改變數學學習方式讓學生樂學。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爲他們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把學習數學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

建立新的評價機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們的數學課堂不但要有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應該側重的是一個階段後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發展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的綜合評價其目的在於幫

助學生制訂改進計劃促進他們更好的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纔會有始有終科學的。

總之新教材新理念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踐行新課標理念還原數學本色。

篇七: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深刻認識到教學一定要研讀課程標準,一定要充分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並明確如何積極、主動地“用”數學,知道教學要“從哪裏出發,到哪裏去,怎麼去”。新課標在課程目標的確定上,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育人價值。現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越來越被重視,小學階段,主要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作爲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重視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不能讓孩子學死知識,要讓孩子理解和體會數學的價值,從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從而感受到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篇八: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在範小楓老師的帶領下,工作室全體成員學習了史寧中、曹一鳴、馬雲鵬三位專家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的系統解讀。新課標的學習,像爲我們一線教師指明瞭燈塔。以下是我研讀後的一些感悟:

一、教學目標:重核心素養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把“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進行有機融合。在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在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更高的標準,促使我們備課的時候要注意學生核心素養整體和階段保持一致。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先依據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學生的階設性表現,結合教學內容,全面分析單元整體設計目標,再圍繞目標細化課時目標。

二、教學內容:重結構化

在教學內容上,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有數學學科本質、有利於未來學習的結構化的教學體系。在廣度上,要了解知識的來源和學習需求,和舊知新知的關聯。這樣學生會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關聯性,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在深度上,強化對知識本質的理解,建立有意義的知識結構,這也更容易掌握知識,一脈相承。

三、教學方式:重引發思考

在教學中,我們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注重啓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式教學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教學活動。如在測量課程中開展主題式學習:學生經歷瞭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它也是解決數學測量內容的抽象性與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認識水平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大量的動手估測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不斷使用比較來進行估測並進行調整的學習策略,增強孩子的量感和數學核心素養。

新課標、新理念,對我們每位數學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名師專家對新課程標準深入解讀,對於一線數學教師來說都是一場專業成長的盛宴,讓我收穫滿滿,醍醐灌頂。同時我要不斷深入瞭解、品讀新課標,努力領會其內在精髓,並立足教學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追求更高的教學境界,作爲年輕教師,一定要解放思想,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勇於探索,勇於創新!

篇九: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近期通過各種方式學習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印象最深的是:小學數學課程要體現一致性和整體性。

關於“數”的一致性。史寧中教授指出,整數、分數、小數本質上是一個整體,從數形成與發展的角度而言,整數除法運算出現不夠除的情形,產生了分數,分數運算不方便,產生了小數;從數組成的角度而言,整數、分數、小數均是基於“計數單位”建構的。數的概念的一致性,主要體現在:計數單位是構建數的基礎。所有數都是基於計數單位來建構的。整數和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十、個、十分之一等,即通常所說的數位;分數的計數單位就是分數單位。建構整數、分數與小數的關鍵是計數單位,因此教學“數的認識”時應當強調計數單位。

分數的計數單位(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像整數那麼明顯,分數的計數單位雖然可以按大小從左至右排成一列,但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沒有明確的倍數關係。這給分數大小比較以及分數運算(尤其是加減運算)帶來了不便。於是,要把不同的計數單位轉化成相同的計數單位,這樣才能比較大小、進行加減運算。

小數0。1的計數單位是1/10,0。01的計數單位是1/100。小數是基於十進位值制來建構的,認識小數的關鍵是認識基於十進制的小數計數單位。如果把整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序排列在一起,會發現:小數計數單位是整數計數單位的自然延伸,小數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小數是“十進分數”,這裏說的“分數”只是一個描述計數單位的工具,“十進”(或“十分”)纔是本質。認識整數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反過來,把計數單位“百”平均分成十份,一份就是計數單位“十”;把計數單位“十”平均分成十份,一份就是計數單位“個”。以此類推,把計數單位“個”平均分成十份,一份就是“個”的十分之一,稱其爲十分位……可以看出,小數作爲十進分數,所蘊含的分數意義是非常弱的。小數意義的教學重點在於位值制。按照“逢十進一”和“退一作十”的規則建構出來的小數,可以和整數一起構成完整的位值制系統,這纔是小數的意義和核心所在。

作爲一線教師只有明白了“數”的一致性,抓住了統領性概念,纔可以撥開籠罩在數及其運算表面的層層面紗,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案例,帶領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體會知識的一致性與整體性,使學生學會用整體的、聯繫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篇十: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和創造性學習。讓他們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通過觀看王永春老師對數學新課標解讀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王永春老師首先通過2011版和2022版課標變化進行分析對比,解讀課標的變化。讓我們對新版課標變化這一塊有了瞭解。

一、要用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小學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爲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二、轉變教學方法

1、恰當的教學情景創設,不僅爲學習數學拉開成功的序幕,而且會成爲他們主動探索數學領域奧妙的動力,因此,教學情景的創設,不僅要有激趣的作用,還要求情境與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知識背景,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來。如果僅僅爲了追求時尚而繳盡腦汁,捏造教學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爲教學服務。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空間與圖形”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摺疊、討論,進一步瞭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間,認識一些常見的幾何體與平面圖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想象,體會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逐步發展空間觀念。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學段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氣息不要喧賓奪主

“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時下頗爲流行的提法與做法,但在實踐中教師常常不能處理好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有的爲聯繫而聯繫,或牽強附會,有的不加選擇,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氣息濃郁了,但數學思維的培養缺失了。

我認爲,數學生活雖然與生活關係密切,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個不同的範疇,適度而恰當的聯繫生活,對於數學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難以數學化一樣,如果數學教學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償失的,數學課的“主角”永遠只能是數學本身,數學學習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來爲生活服務,也可以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數學能力,但不能走失數學本身。

5、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篇十一: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有了更全新的認識,知道了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髮覺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學生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圖,讓學生充分觀察每一幅插圖,充分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讓學生在領會理解的基礎上充分地說,可以單獨說、同桌說、集體說,讓學生在充分的看說基礎上培養數感。

篇十二: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從7月11日開始,晉中市XXX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組織全市小學數學老師進行了爲期8天的課標培訓,組織大家收看了史寧中、馬雲鵬、唐彩斌、吳正憲、劉莉、曹培英、王永春等全國專家的課標解讀,各工作站積極組織學習,從今天開始將分享部分成員的學習心得體會。

七月已進入高溫的盛夏。雖有驕陽似火,滾滾熱浪,卻絲毫不影響我們追求專業成長的渴望。從7。11-7。18,我有幸參加了XXX小學數學名師工作上組織的爲期8天的2022版新課標培訓學習,感觸很多,以下是一些體會和反思: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發佈,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相比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本次課程標準修訂之後主要在“結構體例”“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附錄”等八個方面存在較大的變化。

數學的本質是:數學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係、圖形和圖形關係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和關係;基於抽象結構,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符號運算、形式推理、模型構建等,形成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本質、關係和規律。”這一具體闡述幫助我們很好地認識數學的本質,明確抽象、推理、建模是數學發展的三個基本思想,“通過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數學的概念和運算法則,通過推理得到數學的發展,然後通過建模建立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繫。”

一、夯實老內容,領會新導向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22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01年出版到2011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22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11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2022年的新課標主要有三大變化:

(1)從“被動”走向“主動”:“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數學課程作用於學生,而“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以學生爲中心,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本人在參與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形成的。

(2)從“雙基”走向“四基”:“2011版課標”在課程性質中要求學生掌握“雙基”,在課程目標的總目標中提出“四基”,而“2022版課標”在課程性質中要求學生掌握“四基”,是“2011版課標”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對“四基”目標的明確與強調。

(3)從“成才”走向“成人”:“2022版課標”在前言中強調“隨着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將“2011課標”中的“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能爲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詳實爲“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爲學生奠定“成人”的基礎。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發現新課標並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平易近人的馬雲鵬教授結合吳正憲老師的實際課例,把專業理論化成通俗易懂的概念,爲我們講解內容結構化的教學變革。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從吳老師有關“小數”的課例中入手研究,來詮釋:“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性,有助於知識與方法遷移,促進核心素養形成。”強調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於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特別介紹了具有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有密切關聯的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強調了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可作爲實現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路徑。與吳正憲老師的課例相結合,詳細講解了以下四個方面:1。理清單元與學習主題的關係。單元就是以單元爲形,學科本質爲魂,基於學科本質來分析、確定核心概念。“大單元”或者是“系列單元”是基於自然單元形成的主題的核心概念,單元之間和內部都有知識的關聯。2。確定單元中的關鍵內容。更好地體現核心概念的內容,其中關鍵內容就是指向核心素養。3。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它是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4。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它就是組織圍繞關鍵內容的學習活動。

三、新名詞的解釋

我們老師往往糾結於專業術語的新名詞,困惑於他人對教學的初步結論。馬教授寥寥幾句就能化解心中困惑,不得不佩服專家的高視角和豐富的研究積累。比如什麼是“整合思想”,馬教授強調“就是改變過於注重以課時爲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在覈心素養的內涵與階段表現圖中,使我們更加了解到了,在小學階段,更多的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在初中階段,更多的培養的是其“能力與觀念”。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通過本次學習,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雙減”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讓我們課程改革的內容、形式、方法等向着縱深延伸。作爲一線教師,更應該加強學習,進一步研究新課標的變化,緊跟課標步伐,提高自我修養,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篇十三:學習新課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心得

學習馬雲鵬教授對新課標內容結構化分析後,我對新舊標準的變化、今後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等有了整體的認知和把握,同時也認識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一線數學教師,用心研讀新課標、準確解讀教材,課堂教學才能更得心應手。數學教育承載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