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節日

【精選】青年節的作文600字3篇

本文已影響 7.09W人 
青年節的作文600字 篇1

青春,是一個多麼美好而富有詩意的字眼!有人把它比作太陽,有人把它喻爲帶露的鮮花。人們常說:“青春年少是人生的黃金時代。”那麼,一個人應該怎樣去看待青春,看待人生的黃金時代呢?

 【精選】青年節的作文600字3篇

有人認爲,趁着青春年少,要盡情的享受。在這種人眼裏,時髦的穿着、美味的珍餚、安逸的生活,纔是青春最大的價值。爲了滿足個人享樂的私慾,他們不惜貪贓枉法,損人利已,甚至明搶暗偷,謀財害命。在他們的心中不用說人生的價值、遠大的理想,就連起碼的道德規範也沒有了。這種人的青春,其價值:賤如糞土!爲大衆所不齒。

也有人認爲,青春如初升的太陽,到了黃昏不就下山了!是帶露的鮮花,伴隨着太陽的東昇,也會隨之而去!因此,他們嘆息青春易逝,人生幾何。於是,得過且過,無所作爲,以至虛度光陰,怨天尤人。在這種人看來,把自己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是太傻了!爲他人謀利益犯不着!給後人栽大樹,划不來!這種人的青春,充其量不過是一顆沒有生命的枯樹,一池不起波瀾的死水。時間老人留給他們的只會是無言的羞愧和悔恨的淚水。

面對花樣年華、黃金時代的我們,應當深深明白,青春不只是壯實的身體、年輕的容貌,青春應該釋放出應有的光和熱。正是在校的學習,昇華了我們的生活,鑄就了我們青春的信念,萃取了人生的真諦。我們不能讓青春在無聊的享受中虛度光陰,而應讓青春在艱苦的磨礪中閃光;我們不能讓青春暗淡失色,而應讓青春光彩輝煌!

不要再爲落葉傷感,爲春雨掉淚,也不要滿不在乎地揮退夏日的豔陽,讓殘冬的雪來裝飾自己的面紗。歲月可使皮膚起皺,而失去熱情,則使靈魂起皺。

年輕的朋友們,莫讓青春負年華,青春的圖畫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來描繪。拿出我們的熱情,用年輕真誠的心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對待社會、對待人生,那麼我們的青春年華就一定會煥發耀眼的光彩!

好一個“讓青春煥發光彩”!開篇就否定了只知享受的青春、無所作爲的青春,那我們該擁有怎樣的青春呢?文章最後點題“青春應該釋放出應有的光和熱”,全文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青年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人生是艘航船,走過天真的童年,就駛進了青春的港灣。青春是什麼?青春是造“怪味豆”的工廠,青春是賣工藝品的小販。說來說去,不如說青春不是粉紅桃腮,不是朱脣紅顏,也不是靈活的關節,而是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想象,飽滿的情緒,也是盪漾在生命甘泉中的一絲清涼。沒錯,像有人說的,青春不是人生的一個時期,而是一種心態。

當東方泛起一絲魚肚白,啓明星漸漸淡去,你是站在廊子上張開雙臂,等待陽光灑在你身上的那一刻;還是躺在舒適的席夢絲上,懶洋洋地打發催促你起牀的人?同是在黎明到來的一瞬間,卻有着兩種不同的心態,顯而易見,前者纔是青春的擁有者,他成功地抓住了青春的手,帶着青春走,等到烏雲散開,距日出就不再遙遠!可後者呢?不論他有再好的容顏,卻如一位八旬老者,對未來不抱希望,前程是一片渺茫,靜靜地等。到死神在他的生辰薄上畫紅勾的時候,他只得躺在牀上,奄奄一息地說:“完了!”是完了,對一個沒有抱負的人來說,他只該算是一個活着的死人,在他的軀體裏,靈魂已棄肉體而去,留下的,就只有那一張很昂貴,卻空蕩蕩的牀,這時,青春的手早已離他而走了。

中學是青春樂章的前奏,我們,是譜下曲目的樂師,當站在國旗下,一縷清風摟起你的`衣角,那鮮豔的紅色旗幟飄揚在藍天白雲中的一刻,去尋覓青春的內涵吧!青春的內涵是戰勝怯懦的勇氣,是敢於冒險的精神,而不是好逸惡勞,坐享其成。在靜寂的夜,星星對你霎眼的時候,你是在爲白天的某些不快而含屈落淚,還是借這美好的月色,翻看一本本世界名著,爲理想而奮鬥!當學校舉行登山比賽時,你是積極報名參加,還是縮手縮腳,羨慕地看別人登上領獎臺時,那花一般的笑呢?

只要你願做一個追求理想的新新人,那青春將向你伸出他的手,心甘情願跟你奮鬥!若你躡頭躡尾做守歲者,你將永遠牽不上青春的手,到你瞑目時,青春將逝去不再留!

去吧!做一個青春兒,握住青春的手,與她同步走,追求美好的未來!

青年節的作文600字 篇3

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道:“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悲壯的詩人因青春的逝去而心殤。

只可嘆,如今沙丁魚涌動於潮水中似的我們,也染了詩人的憂鬱,肆意嘆老。這其實是一種微妙的心理:誤以爲年歲纔是青春的標籤。

我不由得想到一些人,滿是黍離之悲:中國傳統五千年曆史,到底老了啊!

他們振振有詞:諾獎的紅毯總沐浴歐風美雨,那纔是青春文學。

中國文學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嗎?中國文化土壤貧血嗎?傳統精髓缺鈣了嗎?

不!青春氣的漸消怕是我們忘了蛻化,一度沉於“退化”中。蛻化是中國文化找回青春的必要救贖,是一種繁衍嶄新與深刻血髓的自救。當莫言一獎驚人時,他說:“我的獲獎代表不了社會對文學的重視。”只有社會更多地用一水婉轉的眼神給文學更溫柔的注視,才能以一點青春氣息引領千里快哉風!

永葆青春不是象牙塔的孤高傲世,它必須接地氣,紮根於現實。當成名作家在久違的舶來文化中狂歡時,那羣血氣方剛的知青作家正掀起“尋根文學”的一角衣衿。不論是王安憶的《小鮑莊》,還是韓少功的《我心歸去》,都是本土文化在失落後的還魂青春。

“歲月”號沉沒,青春在呻吟。韓國正集體反思“服從”文化,船傾楫摧欲沉時,兩百多名少年服從船方指揮,艙中等待,最終生命褪色;不服從者反而獲救。青春之氣意味着有理性、有主見的些許“叛逆”。只會溫吞吞與外物講和,至多不過成爲“社會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夢境在剝蝕老化。沒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場,王小波的話深刻冰涼。

在西南聯大教授吳宓眼中,霧中的昆明是曹雪芹筆下的空靈幻境。當他駐足街頭,看到“瀟湘館”時,怕是一味難盡。他想到的是黛玉的吟簫於影下,酌梅瓣上雪釀的酒;可當時,一羣人喝酒划拳,青春被暮氣肢解了。吳宓老人憤然而去。

盲目成熟有時是對外界的“獻媚”。在這個媒體時代,神童一度被“神化”。神褻瀆了童,還是童褻瀆了神?沒有青春之氣,童也只是人們追捧的老“玩”童而已,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攝足文化血脈,爲天才鋪壤。

“不長久的,多將以悲劇結束。”戈爾丁的《蠅王》用失去青春後的沉淪給人警示。一點青春氣,只在心裏,它帶來的是拂頰的千里快哉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