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演講稿

傳習經典,少年有責演講稿1000字作文

本文已影響 6.33W人 

各位來賓朋友,老師和同學們:

傳習經典,少年有責演講稿1000字

大家好!

很高興作爲高三學生代表,向大家分享我關於傳習經典的看法。

我認爲,傳習經典重而在讀,閱讀經典重而在少年。

在傳習經典這個問題上,人們常爭議的焦點便是少年人是否有能力去閱讀理解一些經典。有人指出,經典的文言文是一道屏障,阻礙了青少年的閱讀理解。其實不然。即使現代少年不會填詞,但他們會因此而看不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嗎?即便是現代城市高樓林立,但他們會想象不到“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嗎?古人的語言,也就是正在演變的中國語言。在演變的過程中,現代人刪繁就簡,但文字的本質內涵基本上是沒有變的,只要我們靜心去閱讀、去理解,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可以理解古代經典。何況四大名著一類的通俗小說,其創作年代本就不遠,中間夾雜着民間土俗俚語接近白話,與現代用語極爲接近,作爲少年閱讀經典的啓蒙讀物是最合適的。

至於理解古代經典,少年人自然會聯繫生活,有自己的理解體悟。有人說,《西遊記》主要是講佛法;有人說《西遊記》說的是人生苦難、世間百態;有人從《西遊記》中讀出了奮鬥與堅持;有人讀出的卻是成長溫情——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爲什麼讀《西遊記》一定要去參悟佛法,而讀《三國演義》一定是瞭解權謀呢?楊海明曾說:“讀者在閱讀時,會依據自身特定的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對原作的意蘊作出多種多樣的詮釋和解讀。同一本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於經典,更是同一個人不同年齡去讀,又會有着不同的感悟。正是如此,纔有那麼多古代聖賢都說,真正的經典能伴隨人的一生;纔會產生那麼多“紅學家”夜以繼日地在“紅樓一夢”中鑽研,因爲經典就像海水一樣,是永遠也參不透、道不明、讀不完的。便不會有“標準理解”;也無所謂“無法理解”。

傳習經典,於少年而言,便是去接觸、去認識、去感悟這些經典,感受其中“讀不透”的魅力。當我們逐漸有所領悟,被書中的人物吸引着,不自覺地一讀再讀時,經典便自然地傳習下來了,在你身上,經典才真正變成了經典。

傳習經典,重而在少年。因爲少年時期正處於建立人生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李景林教授也曾說,傳習經典的目標,主要在於修身養心。讓少年人傳習經典、閱讀名著,就是要讓我們少年人懂得“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責任擔當;認識到“桃園結義”的情誼可貴;感受那“食盡鳥投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的蒼涼。

走出城市,走出時代,甚至走出現實吧,讓我們去感受書中的人,體會寫書的人,創造出屬於作者嚮往的時代。真正認識到那些古代經典中不同時代的人有着今人同樣的喜怒哀樂,同樣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