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作文

本文已影響 8.07W人 

篇一: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的結構,瞭解作者的成長旅程。

2.體會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愛”之偉大。

課前預習:

1.認識生字詞,瞭解課文內容,疏通文本。

2.認識文中兩位人物的不凡之處。

3.將不懂之處畫記出來,準備課堂上提問。

4.寫出腳本的草稿。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預計2分鐘)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再塑生命的人》。佈置同學們預習的時候,有同學就說:“不相信,肯定是假的。”從這句話裏,至少給了我兩個信息:1.在老師還沒有佈置預習的時候,我們的同學就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瞭解,能夠主動去學習,這是非常不錯的;2.海倫.凱勒所取得的成就,是一般正常人都望塵莫及的,而盲、聾、啞的海倫能做到這點,確實讓人難以相信。但是,我要告訴你們,海倫不是傳說,而是我們實實在在的榜樣?那麼,她是怎麼創造人間奇蹟的呢?相信《再塑生命的人》能夠滿足我們的好奇之心。

二.瞭解課文(預計13分鐘)

今天,我們用文題解讀法瞭解課文大意。讀課題《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是什麼意思,首先應該抓住哪個詞進行理解。“再塑”。塑,什麼意思?塑造。再塑生命,是不是克隆一個新的生命?不,是使生命變得有價值有意義。

這篇課文裏面,誰再塑了誰的生命?莎莉文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那麼,海倫在莎莉文來之前是什麼樣,莎莉文把海倫塑造成了一個什麼樣子?

1、莎莉文是如何塑造海倫的?

教給知識——這裏的知識,不單單是文化知識,那麼,到底有哪些呢?

認識具體事物

認識大自然

認識愛

這三個方面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由易道難,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步步深入。這就是本文在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

莎莉文叫海倫這樣一個學生,容易嗎?舉例說明。

2、馬克吐溫說:“19世紀出現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難道只有莎莉文在塑造她的生命嗎?還有誰?

對,還有海倫自己的努力。也請同學們舉例來說。

剛纔,我們一起疏通了課文,那麼,下面請同學們選定一個角色,進一步深入課文,瞭解兩位傑出的女性的內心世界,看看她們是如何共同創造這人間奇蹟的。

三.修改腳本(預計10分鐘)

每組至少修改出一篇能夠代表你們小組水平的腳本,準備等會的展示。

要求還是那四點:

1.題目。要有一個吸引人的題目。

2.類別。你的腳本是屬於內容,還是寫作方法,還是賞析課文?

3.角色。選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

4.中心。寫之前一定要確定好中心,然後,圍繞中心來選擇材料,來寫作。

四.腳本展示(預計20分鐘)

希望每個角色儘量展示一個腳本,每個腳本,都必須點評。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見識了兩位非凡的女性,她們共同創造了生命的奇蹟,讓我們每一個健全者都深深震撼。如果我們想更深地走進她們的思想深處,請課外閱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不但會讓你觸摸到一顆偉大的心靈,還讓你感受語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教學設想

課堂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用文題解讀法疏通文本,瞭解課文大意;第二部分,用角色解讀法,瞭解人物的內心世界,領會文章的主旨。

本文的內容,學生在理解上應該沒有問題,首先的考慮是準備全部由學生自學,課堂上只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但是,後來還是想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課文結構,因此,這一部分還是採用集體學習的方式。並且,順帶把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主要特點也點出來了。

角色解讀法這部分,事先已經佈置學生寫草稿,所以課堂上只是以小組爲單位,修改腳本,每組修改一篇。這期我對腳本寫作的要求主要是圍繞中心寫作,因此,在修改的時候,我要求學生也是圍繞這個方面來進行。看是否確定了中心,是否圍繞中心在寫作。要深入人物的內心,所以,要注重心理描寫,並進行適當的議論和抒情。

腳本展示時,最主要的是進行點評,點評的重點與修改的一致。

篇二: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從文中獲取信息並進行概括及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課文的內容,準確把握全文結構和人物性格。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品味文章細膩優美的語言。

3.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

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與困難做鬥爭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

二、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歷程。體味文章語言的清新樸實,感悟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

2.結合海倫戰勝挫折的經歷談談海倫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三、教學難點

1.結合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蹟,體會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愛”之偉大,陶冶情操,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

2.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深入體會作爲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身爲體格健全的孩子,要體驗海倫·凱勒的心理感受,從盲聾啞人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生活世界。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活動法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幻燈片、視頻、歌曲等。

2.學生分組查閱資料。

⑴收集有關海倫·凱勒和安妮·莎利文的資料。

⑵蒐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蹟。

⑶蒐集有關愛的名言。

3.學生閱讀課文,瞭解大意,注意用筆勾畫疑難點。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4.學生分組提出疑問。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感體驗遊戲活動導入

(一)情感體驗活動一

讓同學們蒙上眼睛,塞住耳朵,排好隊伍,手搭在前面一個同學的肩膀上,由教師在前面引路走樓梯。

(二)情感體驗活動二

讓學生體驗用手“聽”話。讓被試同學閉上眼睛,塞住耳朵,鄰桌同學在其手上書寫,讓其辨認。先寫0~9這10個簡單數學,再寫“aoeiuü”這幾個拼音字母,後寫“山、水、土、木、石”等獨體字。

(三)導入

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麼一位,雖然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可仍擋不住對健康人格和生命的熱愛追求的女性──海倫·凱勒。

二、人物介紹

(一)“生命的奇蹟”──海倫·凱勒簡介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一歲半就失聰失明。後就讀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女子學校,又進入劍橋的拉德克利夫學院,190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生命的故事》,敘述她如何戰勝病殘,不僅給盲人還給成千上萬的正常人帶來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她爲許多雜誌撰寫文章,還寫了幾部自傳性小說,如《我所生活的世界》《從黑暗中出來》《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後的生活》和《願我們充滿信心》。在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她自己也是個有理智的人。凱勒後來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她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爲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籌集資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的榮譽——總統自由勳章。次年又被推選爲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著名的傳記作家範懷克·布魯克斯爲她寫了傳記。

(二)“教育的奇蹟”──莎莉文老師簡介

那麼,是誰引領海倫·凱勒走上了漫長的人生路,是誰把海倫·凱勒帶到了五彩繽紛的世界裏,是誰給海倫·凱勒再塑了生命?這裏,我們要認識一下幫助海倫創造奇蹟、重塑生命的老師莎莉文女士。

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5歲時因一場眼疾失去大部分視力。

1880年10月進入帕金斯盲人學校。此間經過兩次眼部手術,安妮的視力得到部分恢復。

從帕金斯盲人學校畢業後,1887年3月,安妮來到海倫·凱勒家做家庭教師。

安妮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在沒有任何教育經驗可以遵循的情況下,從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在摸索中成功地將海倫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少女,直至進入大學。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紀不朽奇葩海倫·凱勒的傳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們的惋惜聲中與世長辭。

三、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由“再塑生命”、“關於‘愛’的含義”兩部分組成。課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以及“對我啓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望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

(一)利用題目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請同學們聯繫作者生平想一想:“再塑生命”的近義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請同學來讀一讀課文標題,看看重音應落在哪裏?誰再塑了誰生命?

“再塑生命”=“再造”;“再造”:重新給予生命(多用來表示對於重大恩惠的感激)。

2.“再塑生命的人”=再生父母=重生父母,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重音落在“再”字上。莎莉文老師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

3.海倫·凱勒在這篇文章裏把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稱之爲“再塑生命的人”,言下之意是把安妮老師視作爲重新給予生命的人。

4.那麼安妮對海倫到底有什麼恩惠呢?

安妮老師教會了海倫這個既盲且聾又啞的殘疾人學習知識,認識世界,愛和被愛。

(二)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記敘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綱領句。

1.主要寫了兩件事:

⑴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⑵老師引導我認識“愛”的含義。

2.文章的綱領句是:

“對我啓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三)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讓我們一起來見證“再塑生命”的歷程。

1.生命的原貌──黑夜

⑴“我的生命──像大霧中的航船。”

⑵“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裏,根本就不會有溫柔的同情。”

2.生命的火光──莎莉文老師走進我的世界

⑴希望的起點:相識

⑵幸福的復甦:生命中擁有了文字

3.生命的光明──生命中擁有了愛

(四)剛纔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再塑生命”的歷程,那麼同學們現在對“再塑生命”是怎樣理解的呢?

“再塑生命”從字面上來理解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

。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我的靈魂被喚醒,莎利文老師讓“我”認識了文字,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使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所以,莎莉文老師就是我的“重生父母”。

四、品讀──安妮老師教“我”學習“水”這個詞

(一)以海倫學習“杯”和“水”的區別爲例,說說“再塑生命”過程中遇到的挫折。

1.挫折:不能分清“杯”和“水”。

2.海倫對待挫折:

“我實在有些不耐煩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覺得特別痛快。”

3.莎莉文幫助海倫戰勝挫折:

⑴“把洋娃娃掃到爐邊,把帽子給我。”──體現了莎莉文老師的愛心與耐心。

⑵“把我的一隻手放在噴水口下,在我的另一隻手上拼寫‘WATER’──‘水’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體現了莎莉文老師的教學技巧高超。

4.效果:

“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祕了,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水喚醒了我的靈魂,並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第二課時

五、討論交流

分組討論:創造奇蹟的兩個人──安妮·莎莉文和海倫·凱勒,你認爲她們的成功具備哪些因素呢?

(一)莎莉文老師的幫助:瞭解兒童心理,講究教育方式,教學循序漸進,充滿愛心,耐心。

(二)自身因素:求知慾強、善思好學、不屈不撓、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

六、寫作昇華

讀了本文,你認爲安妮·莎莉文是一位怎樣的老師?莎莉文老師在海倫心裏是怎樣的人?

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道:“首先,我想長久地凝望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我家,給我打開了外面的世界。爲了將她珍藏在我的記憶中,我不僅要看她臉部的輪廓,還要仔細研究那張臉,找出同情心的溫柔和耐心的活生生的例子,她就是靠這些完成了教育我的困難任務。我想從她的眼睛裏看出使她能堅定面對困難的堅強個性和她經常向我展露出的對於人類的同情心。”

莎莉文老師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於抓住教育時機,開啓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可以說,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在剛教育海倫認識具體事物的時候,用手指遊戲法激發的海倫的學習興趣;當海倫遇到困難時,不是責罵,也不是放棄,而是用海倫樂意接受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海倫走出困境;在幫助海倫認識“愛”這樣的抽象事物的時候,在海倫已有的認識基礎上,並把對“愛”的解釋和孩子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使海倫獲得的思維的提升。

七、品味與積累

課文寫得非常優美,簡直是一首散文詩,充分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敢於體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爲含義深刻的句子或喜歡的文字進行品味。

(一)“在沒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非常臨近。”

這句話用比喻的手法從反面說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衝破阻礙旅途的大霧,找到準確的航向,從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灣。

(二)“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這句話表面看來說的是文字的神奇,實則暗示的是知識的力量。是知識使“我”這個盲聾人看到了快樂,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覺得世界充滿了花香,洋溢着美麗。

(三)“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

愛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它總是出現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有了它,你就快樂,生活就變得美好,沒有它,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

八、課堂小結(播放《感恩的心》)

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感情、雋永的愛心,以及踏踏實實的追求,像春天的種子植於海倫的心田。這是海倫獻給老師的厚禮。

九、拓展與延伸

作爲服裝學區的學生,你能不能想想爲像海倫·凱勒這樣的殘疾人做點什麼?

提示:方便其生活的考慮,方便其學習的考慮,等等;

例:殘疾人特殊衣服:加特殊功能設計;殘疾人特殊輪椅:加特殊功能設計等等。

十、延伸作業

晨讀課安排朗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十一、板書設計

十二、教學反思

篇三: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結構。

2、理解題目,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二、學習重點: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三、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深入體會作爲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猜作者海倫·凱勒(搶答)導入

師:這是一個女人,生命對她極不公平,但她卻有着頑強的生命毅力。她出生於1880年6月27日,於1968年6月1日去世,享年88歲。她是美國人,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於1965年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可這樣一個有着驚人成就的女人卻在19個月大時因患急性充血癥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有87年的光陰,她是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裏的。她就是著名的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從上面這段話裏,我們不難看出這是個有着超人意志力的人。可事實上,十九個月大時,失去了視力和聽力的海倫是痛苦的、憤怒的,甚至是絕望的。面對如此困境,海倫是怎樣讓自己走出陰影。又是誰給予她巨大的幫助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再塑生命的人》。

本文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介紹:《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二)檢查預習:

截然不同感慨搓捻不求甚解混爲一談恍然大悟

花團錦簇美不勝收綻開

熟讀、默寫並解釋劃線的詞語。

(三)新授

1.請同學們換種方式讀課文:以莎莉文老師爲第一人稱改述故事,看看改後與原文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缺了海倫的心理活動描寫)

2.賞讀海倫心理活動的句段,看看海倫的心理有過怎樣的變化,練習課文說說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方法:用批註(找到相關語句畫起來,然後在旁邊寫好海倫的心理活動以及發生這樣心理活動的原因,也可增補內心獨白)。

(“我不知道未來將有什麼奇蹟發生,當時的我,經過幾個星期的憤怒、苦惱,已經疲倦不堪了。”“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快給我光明!”此時海倫的心理是無奈、痛苦、絕望,原因是她的世界忽然一片黑暗,也聽不到任何聲響。)

賞析時要求學生反覆朗讀三、四兩段文字,感受海倫內心的恐懼、無助、不安、憤怒等複雜的情緒。

(“我似乎能感覺得到,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啓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師。”因爲初次到來的莎莉文老師給了海倫一個緊緊的擁抱,讓海倫感受到了情誼與被呵護。)

(“這個舉動讓我對手指遊戲產生了興趣”“我自豪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海倫在得到了禮物並且初嚐了識字這種手指遊戲的快樂時的無比興奮的心情。)

(“我實在有些不耐煩了”海倫因爲無法區分“杯”和“水”而懊惱不已。)

(“突然間,我恍然大悟……這是生平第一次。”當莎莉文老師藉着流水讓海倫終於搞清楚了“水”,海倫知道了世界萬物都有名稱,覺得一切物品都有生命時,海倫內心的激動,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同時爲自己因爲一時的挫折而未珍惜自己喜歡的東西而追悔莫及。)

(“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興奮的孩子嗎?”海倫因爲莎莉文老師的耐心而細心的教導讓自己學會了越來越多的字而感到無比幸福。)

請女生深情地朗讀課文最後三節,最後一句齊讀,感受海倫內心的幸福。

3.小結,形成板書:

海倫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慢慢走出了人生的陰影,感受到了生活給予她的別樣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海倫的內心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莎莉文老師卻給予了她一成不變的耐心與真誠。

4.由此看來,你覺得莎莉文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海倫又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莎莉文老師是一個盡職盡責、循循善誘、因勢利導、耐心教育、因材施教的好老師。

海倫是一個幸福指數低,求知慾強,聰明而願意積極改變自己不幸的現實的,陽光的、積極向上的孩子。

如果把海倫的生命比作是一艘航船,你能說說這是一艘怎樣的航船嗎?爲什麼?(見上面的板書)

5.海倫這艘擱淺的航船終於駛出港灣,駛向她嚮往的彼岸去了。本文取題爲“再塑生命的人”,你說在海倫眼裏這再塑生命的人是誰?爲什麼稱她是再塑生命的人?

(是莎莉文老師,因爲她的耐心,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愛帶給了盲、啞海倫以智慧與生活的希望,讓她走出那個黑暗、無聲的世界。讓海倫的內心重獲了色彩與聲響。所以在海倫眼裏重塑生命的人是莎莉文老師。)

6.那麼在大家的眼裏,是否只有莎莉文老師是重塑生命的人?爲什麼?

(不是,還有海倫,如果僅有莎莉文老師的幫助,而海倫自己如果拒絕幫助,那麼她的世界將再不會有希望。海倫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靠着自己的靈感、毅力與極強的求知慾與黑暗而無聲的世界作了鬥爭,最終與之決裂,重新擁有了一個充滿“聲響”與“色彩”的世界,她重塑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她也是重塑生命的人。)

7.啓示:從這篇文章裏,你又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啓示呢?

(一個人處於困境時,如果能獲得別人的幫助,那麼將更有效地讓他度過難關。當然他也要學會自我奮鬥,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同時要接受別人熱心而善意的幫助。再則不要有太高的幸福指數,要求先低一點,這樣便容易攻克難關。我們當學生也是如此,生活中常常會出現老師苦口婆心卻無濟於事的現象,那是因爲有一些同學根本拒絕老師的幫助,這樣的我們只會“自取滅亡”“自我淪落”。我們應該要以海倫的人生經歷爲例,善待挫折與不幸。)

(四)總結:也許在衆多人眼裏,海倫是個奇蹟,我們無法成爲海倫,可我們卻可以成爲像海倫一樣積極樂觀地面對困難的強者。願我們都是!

(五)作業:品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好讀後感。

篇四: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概述

1.本文編在人教版初中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本節核心內容是關於對愛的體驗,讓學生在成長中領悟愛,體會到我們身邊的愛,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可以領悟濃濃的師生情。

2.《再塑生命的人》是海倫•凱勒寫的一篇課文,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是注意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重點把握作者的情感,體味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深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成長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結構。

2.過程與方法:閱讀及重點語句分析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生命的積極態度以及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

教學重點:

1.梳理再塑生命的歷程。2.體會並能分析出海倫成功的因素。

教學難點:體會到海倫對生命的積極態度。

課時安排:2課時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七年級學生語文學情分析是語文基礎知識不紮實,剛從小學升上來很難一下子過渡到初中的思維,課外閱讀知識面窄,沒有學生會主動去涉獵名著、文學知識,沒有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也沒有寫讀書筆記、摘抄的好習慣。

2.《再塑生命的人》這篇課文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能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能夠體會到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學後能夠有所感悟。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根據教材特點、初中學生思維行爲特點,設計以下教學法,力求做到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法。

(1)探索教學法:歸納爲“五步教學法”,思路爲:自主探索——>感性材料——>觀察分析——>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本方法是一種較好的結合學生實際,符合認識規律的方法。能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

(2)直觀教學法:展示有關畫面、電影片斷、激發學生的感性認識。

(3)模擬實踐法:學生親身體驗,深入體會。

(4)競賽法。小組間競賽,激發學生髮散其思維。

(5)感知、模仿、遷移、運用。符合人的認識規律。

2、對不同學生的啓發、誘導方式:

讓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尤其是中差生。本課主題學生雖易理解,但不一定能深入,通過搞小活動及放映電影,深入淺出,激發差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分析問題時難度較大,老師適當點撥,這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來完成學習任務。

(二)學法設計:

初一年的學生既保持了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活躍性,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開始學會思考社會問題,學習重在學會主動去探索。

1、合作探究學習。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一方面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方面善於與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

2、以讀爲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3、發散思維,自主探索。符合初中生的個性特徵。

4、模擬實踐,親身體驗。增強感性認識

學生通過這幾種學習方法,當家作了課堂的主人,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進來,課堂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

課前準備:(1)同學們自己收集的資料。(2)教師準備材料。

幻燈片1:海倫·凱勒及莎莉文老師的相片

幻燈片2:海倫·凱勒一歲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隨着又喪失了說話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秀的成績從大學畢業成爲一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各國民衆的讚揚。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教學媒體設計:

(1)有關畫面展示:海倫生活照、《千手觀音》照、邰麗華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情境。

(2)所剪輯的電影片段:《漂亮媽媽》的兩個片段,觸動學生心靈。

(3)音樂播放:《愛的希望》,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做手語操,以烘托課堂“愛”的氛圍,結束教學。

(4)有關文字:展示初讀課文和重點研討階段的學習任務,以節省板書時間。

2、學生活動設計:兩個小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活動一是盲人認識具體事物,活動二是教聾啞人認識抽象事物。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4、愛心歌曲的感受。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千手觀音》精彩畫面,請同學們談談節目幕後的故事。如果讓你把這個故事告訴給一個生活在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裏的人,你打算怎樣告訴他?(同學討論)

同學們會感到很爲難,可是在19世紀美國的莎莉文老師就創造了一個奇蹟。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見證這個奇蹟。

(二)、認識並瞭解海倫·凱勒及莎莉文老師的事蹟

(1)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2)教師準備材料。

多媒體播放幻燈片:海倫·凱勒的照片

(三)、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結構

1.欣賞配樂朗讀,概括本文記敘的主要事件。明確:課文一共寫了三件事:

①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②莎莉文老師教“我”走進大自然;

③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愛”這種抽象事物。(學生的總結只要大意對即可,不過語言要儘量簡潔)

通過這幾件事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望,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

2、同學仔細品讀文章後,你最喜歡哪些句子或段落,說明理由。

3、感知人物形象,學生自由評論。

(四)、合作探究

1、迅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標劃出能體現海倫心理的句子。

播放幻燈片:

(1)生命原貌:

(2)光輝的起點:

(3)幸福的復甦:生命中擁有了

(4)成長的浪花:生命中擁有了

(5)生命的昇華:生命中擁有了

2、討論回答對“再塑生命”的理解

教師明確:再塑生命,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來,“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裏,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這裏的“光明”一詞是用其喻義)。是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麼是愛”。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啓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國通俗的話說,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詞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3、拓展延伸:

海倫是世界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培根論說人生時曾意味深長地稱頌殘疾人“總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請學生聯繫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卓絕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蹟。

多媒體播放幻燈片:

幾乎全聾的貝多芬扼着命運的咽喉,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命運交響曲》。失去光明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給我們描畫了一個淒涼哀怨的世界,也讓我們感到了命運的殘酷和努力抗爭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幾代熱血青年。富蘭克林·羅斯福中年患病下肢癱瘓,憑藉忠誠與熱情、風度與智慧成爲美國曆史上一代偉人。張海迪身殘志堅直麪人生,成爲了著名作家、翻譯家。

(五)、延伸作業

1.課下認真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並感悟海倫·凱勒那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及莎利文老師無私的奉獻精神。

2.寫一寫生活中你感受到的“愛”,談談你的認識和看法。

七、幫助和總結

小組合作展示後的評價總結環節有待提高,小組展示後教師應該給予多角度地、帶有指導性和激勵性的評價。本次展示組基本能概括出來第1-5段寫了什麼內容,但分析這些內容是如何爲莎莉文老師的出場做鋪墊的,還沒有講解清楚。未展示組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是摘抄原句,有的是列出了描寫的方法,總之答案五花八門。一時間我無從應對。由此我想,今後不僅僅要關注展示組每個人的表現,且將他們集思的成果巧妙地與最終的答案結合,而且還要對未展示組的問題快速地提煉、找出問題的所在

篇五: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不可名狀、期期艾艾”等詞語。

2.把握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從文中準確獲取信息並進行語言概括的能力。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加深閱讀體驗。

3.理性地思考、體會作者對莎莉文老師敬愛和感激的情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領會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2.學習海倫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深人體會作爲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質疑研討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多媒體顯示海倫畫像)

同學們,海倫·凱勒,一位譜寫出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讚歌的盲聾啞人,被馬克·吐溫讚譽爲與拿破崙並提的19世紀的了不起人物。她的傳奇人生,照亮了人類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個病弱生命的頑強成長的足跡並認識引領她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師。(板書文題、作者)

二、海倫·凱勒簡介.(投影)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她出生後19個月,就喪失了視力和聽力,而且變成啞巴。在莎莉文老師的協助下,海倫10歲時,學會了說話。1900年進入哈佛大學,1904年6月,以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並和莎莉文老師合作撰寫自傳《我的一生》。

此書一出,轟動文壇,她的故事不但感動和激勵着千百萬殘疾人,也使無數的正常人爲之震憾,使他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大學畢業後,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並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後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所創造的奇蹟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她偉大的老師。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詞語:(投影)

企盼:盼望。遷徙(xǐ):遷移。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形象。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2、學生帶着下列問題默讀,從文中篩選信息並進行語言概括。

(1)在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前,海倫的生命的原貌是什麼樣子的?

(2)莎莉文老師到來後,發生了哪些事情?海倫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a找出文中表示“我”的感情變化的詞語?

安靜地等待、陌生、自豪、模仿、爭執、發脾氣、恍然大悟、求知的慾望油然而生

b莎莉文老師對“我”做了那些事情?

①第一次親密接觸

②給“我”洋娃娃,教“我”拼寫doll

③教“我”拼寫簡單單詞

④教“我”認識和理解“水”的含義

⑤教“我”比較複雜的單詞

四、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莎莉文老師在教育海倫·凱勒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阻礙?

明確:海倫·凱勒在學習“杯”和“水”的過程當中遇到了理解的困難,與老師發生了爭執,陷入了迷茫、困苦。

2、莎莉文老師是如何幫海倫解決的?

把我的一隻手放在噴水口下,在我的另一隻手上拼寫“WATER”——“水”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

3、海倫又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我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祕。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水喚醒了我的靈魂,並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使我的求知慾油然而生。

五、人物品析:

讀了本文,你認爲莎莉文老師是怎樣的一個老師?海倫是怎樣的一個學生?

請以“我從______這句話中讀出莎莉文(或海倫)是____的人”爲句式,仔細品味課文語言,概括人物形象。

(1)莎莉文老師:熱愛學生、講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善良溫柔、充滿智慧、耐心。

(2)海倫能走出黑暗,成爲一個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師是光明的引領者,但同時也是海倫自己努力的結果。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學生通讀全文,聯繫作者的生平經歷,說說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歸結:

聰明好學、求知慾強、悟性極高、堅毅、知錯就改、感情豐富、熱愛生活

六、深入探究:

1、請談談你對文章標題“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歸納:(1)文題“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2)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來,“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裏,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這裏的“光明”一詞是用其喻義)。是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麼是愛”。正如作者自己所說:“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啓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國通俗的話說,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詞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2、小組討論:

(1)“重塑生命”的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嗎?試舉例說說。

(2)海倫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3)你認爲莎莉文教給海倫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教師小結: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堅強;生命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珍貴;生命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偉大。一個自幼因病成爲盲聾啞的人,在那位愛她的人的悉心幫助下,自強不息,克服了許多巨大的困難,重新塑造了自己的生命,登上了成功的彼岸。

七、拓展延伸:

海倫是世界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培根論說人生時曾意味深長地稱頌殘疾人“總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請學生聯繫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卓絕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蹟。

教師提示:

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幾代熱血青年。幾乎全聾的貝多芬扼着命運的咽喉,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命運交響曲》。失去光明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給我們描畫了一個淒涼哀怨的世界,也讓我們感到了命運的殘酷和抗爭的力量。史鐵生身殘志堅直麪人生寫有《我與地壇》,成爲著名作家,等等。

八、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光明有聲音的世界裏,但不要忘記,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仍然生活在黑暗和無聲的世界裏,我們的愛可以重塑他們的生命,帶給他們溫暖,帶給他們光明。

九、小練筆: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該如何對待生命中的成功與挫折,快樂和不幸。

十、板書設計: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老師---------------------------------海倫•凱勒

(理解關愛教育)

篇六: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1、認識目標

⑴理解課文主題,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⑵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標

⑴學會複述課文,把握敘事性作品的特點。

⑵品味文章清新樸實的語言。

3、情感目標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學會關注、關心弱勢羣體,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薰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⑴理解人物形象

⑵品味文章細膩優美的語言

⑶進行一次愛的教育

2、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課型:自讀課

課時:1課時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掃清字詞障礙。

2、收集有關海倫·凱勒與沙莉文老師的資料,瞭解海倫·凱勒的生平、社會貢獻以及精神境界。

3、課前帶領學生做一個小遊戲:兩名同學自願配對組成一個小組,其中一名同學用紅領巾蒙上眼睛,由另一名帶領其繞操場一圈,必須經過學校教學樓門廳的陡坡或者臺階,要求是全程兩名同學都不允許說話,只能用手勢暗示對方。一輪遊戲結束後小組成員角色互換。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課前遊戲教師捕捉到的精彩瞬間,並請同學們談談遊戲後的感受。並設計導入語——

同學們,世界是美麗的,我們可以感覺到陽光的色彩斑斕,花兒的婀娜多姿,鳥鳴的婉轉動人。但還有一種人,他們生活在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的世界裏。對於他們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便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蹟,共同見證一個奇蹟的誕生時刻。讓我們共同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

(設計意圖:以此導入課堂學習,給學生創設情境,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本文的積極性。)

二、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對海倫·凱勒及其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平事蹟的認識和了解。

①學生演示自己課前所查詢的資料。(學生將資料進行整理,用投影儀或幻燈片進行演示)

整理資料要求:語言簡明扼要,按照姓名、國籍、成就、生平、他人評價,帶給我們的啓發等要點歸納。不重複不羅嗦,適合多媒體演示。

②教師準備圖文課件材料(進行相應補充)

幻燈片1: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馬克·吐溫

幻燈片2: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家裏爲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然而,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裏,要想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不可能,但是,海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夜以繼日地刻苦學習,從未放棄努力。

幻燈片3:好學、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的突出特點,她在心靈深處大睜着一雙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進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大學期間,在師長的鼓勵下,她開始寫作。在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並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後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所創造的奇蹟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她偉大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女士。

幻燈片4:莎莉文老師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於海倫·凱勒的生命,以無私的愛重塑了她的生命。海倫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地凝視我的老師。

幻燈片5:安妮·莎利文波士頓珀金斯盲人學校畢業。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教育方法,20歲開始教海倫。她的教授方法是:將字母按入海倫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稱。

幻燈片6: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原是互有聯繫又相對獨立的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編成課文,並用空行使其自然分爲三部分,主線十分清晰。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動手能力和概括能力,並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的毅力獲得一定的鍛鍊,思想受到良好的薰陶,激發學習課文、學習海倫的激情。)

三、整體感知,瞭解文章結構。

1、把課文比着“海倫·凱勒生命歷程紀念館”,通過教師充當講解員、學生串讀課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海倫·凱勒生命從黑夜到光明的歷程。

2、在帶領大家走進海倫·凱勒生命歷程之前,提出兩個問題,請同學們帶着以下兩個問題共同走進海倫·凱勒的生命歷程——

(1)請概括出參觀的內容。

(2)請談談你參觀過“海倫·凱勒生命歷程紀念館”的感受。

(1)要求:邊看課文邊聽講解,並用筆圈點課文。

回答要求:要求學生先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然後在文中找出體現海倫心理的句子進行朗讀,體味語言。

3、進館參觀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重塑生命”的歷程: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霧中的航船,課文第4自然段)

黑夜——由學生通過預習找出課文中描寫海倫在認識莎莉文老師之前的生活。(考察學生自主學習和從課文中篩選知識點的能力。)

②光輝的起點:________(相識,課文第5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莎莉文小組把我抱在懷中的圖片)

火花——由學生把課文6-11節改寫爲以第三人稱爲敘述視角來講述一個海倫在學習具體事物時的故事。(考察學生改寫的能力。)

③幸福的復甦: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文字,課文第13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莎莉文小姐叫我識字的圖片)

④成長的浪花:生命中擁有了_______(大自然,課文第14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海倫和莎莉文小姐在樹上的圖片)

⑤生命的昇華:生命中擁有了______(愛,課文第39自然段)

(背景幻燈片展示莎莉文小姐緊緊摟住海倫的圖片)

光明——由學生朗讀課文25-39節。(這一部分寫的很美,主要考察學生的朗讀和聽讀能力。)

4、出館學生回答前面的兩個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在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能力,養成圈點勾畫的良好閱讀習慣。同時,遵循敘述類文體閱讀規律,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又訓練學生篩選信息的思維能力。另外在閱讀前適當給學生一些閱讀任務,會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閱讀目標。)

四、深入理解課文

教師逐步引導學生討論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1、誰“再塑”誰的“生命”?

2、莎莉文老師用什麼再塑了海倫的生命?

3、莎莉文老師是怎樣幫助海倫再塑生命的?

4、當莎莉文老師走進海倫的生活後,海倫的性格發生了哪些變化?

除了老師的幫助,海倫重塑生命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爲她自己在主觀上做了哪些努力?

學生思考、討論後,請學生用下面的句式回答問題——

(一)我發現,莎莉文老師教育方式很獨特,獨特在

(二)我發現,莎莉文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僅讓海倫獲得了知識,還讓她獲得了

(三)我發現,海倫的成功和成就裏也有着海倫自己的努力,你看

(四)我發現,海倫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恩之情,洋溢在文章的字字句句裏,你看

(設計意圖: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後,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與作者對話,與事件中的人物對話,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五、品讀課文

課文語言優美,充滿了詩情畫意,請學生找出最喜歡的一句,可以是文中最感人的句子,也可以是文中最抒情的段落;可以是文中描寫最細膩的一處,也可以是文中用詞最恰當的一句。

教師示範如何對文中優美語句作點評: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着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心兒怦怦直跳,唯恐發生意外。”(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展示了海倫墜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的痛苦與無助。)

師生共同總結:在品味語言的時候要抓住關鍵詞語及有關修辭手法。

學生品讀,教師適時點評,言之有理即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挖掘文章的藝術性,通過品讀、朗讀發展學生語言能力,通過對文中優美語句的點評,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六、拓展延伸

像海倫這樣身殘志堅的人有很多,有奏出生命最強音——“命運交響曲”的貝多芬,有雖將在輪椅上度過餘生的卻依然用自己的樂觀感染了無數殘疾運動員的桑蘭,有耳聾卻能舞出感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千手觀音”們……,他們的生命可以說是不幸的,可是他們用堅強和樂觀彌補了這個不幸,他們要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請學生暢談該如何對待生命中的成功與挫折,快樂和不幸。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

七、教師總結

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結束本課:“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屬於每個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

八、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引導學生拓展延伸,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篇七: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整體把握課文第一部分,概括莎莉文老師對“我”進行啓蒙教育的事件

2、過程與方法:體會以感情爲線索記述事件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細節探究,開拓情感表達的視野和思路

教學重點::把握文章的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探究細節描寫

教學方法::閱讀法、講授法、啓發式、探究與欣賞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講授課文第一部分(1——13自然段)

一、高一(9)班學生人數的考勤

二、複習:海倫&8226;凱勒,美國盲聾啞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三、導入: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海倫&8226;凱勒借着導師安妮&8226;莎莉文的努力,學會了讀書和寫字,成爲一個學識淵博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幼年時期的海倫&8226;凱勒是個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海倫&8226;凱勒的世界

(一)找出文中表示“我”的感情變化的詞語?

安靜地等待、陌生、自豪、模仿、爭執、發脾氣、恍然大悟、求知的慾望油然而生

(二)莎莉文老師對“我”做了那些事情?

①第一次親密接觸②給“我”洋娃娃,教“我”拼寫doll③教“我”拼寫簡單單詞④教“我”認識和理解“水”的含義⑤教“我”比較複雜的單詞

提示::

1、1—2段,“我”安靜地等待莎莉文老師的到來

2、第5段,“我”與莎莉文老師第一次親密接觸(動作描寫)陌生

3、第6段,老師給“我”洋娃娃,教“我”拼寫doll——“自豪”

4、第7段,老師教“我”拼寫簡單單詞——“模仿”

5、第8段,老師給“我”大洋娃娃,讓我拓展理解doll的意義

6、9—12段,老師教“我”認識和理解“水”的含義

爭執—發脾氣—恍然大悟—求知的慾望油然而生

7、13段,老師教“我”比較複雜的單詞——心中充滿喜悅

細節探究

1、動作描寫:(爲什麼莎莉文老師會使“我”產生情感的變化?)

5段:握住,緊緊地抱

6段:拉起,慢慢地拼寫

910段:掃碎片,遞帽子,把我的一隻手放在噴水口下,在另一隻手上拼寫,先慢後快(老師對“我”的愛)

2、心理描寫:(感情變化)

3、景物描寫:

第3段:穿透、照射、仰、觸摸、撫弄——安靜、無所事事

第4段:迷霧中的航船、無聲的呼喊——苦惱、無助、渴望

總結:詞語、句子要服務於感情

拓展:體會以感情爲線索記述事件的方法(比較與發現)

四、作業:熟讀課文第二部分

五、板書:

一、找出文中表示“我”的感情變化的詞語?

安靜地等待、陌生、自豪、模仿、爭執、發脾氣、恍然大悟、求知的慾望油然而生

二、莎莉文老師對“我”做了那些事情?

①第一次親密接觸②給“我”洋娃娃,教“我”拼寫doll③教“我”拼寫簡單單詞④教“我”認識和理解“水”的含義⑤教“我”比較複雜的單詞

細節探究

1、動作描寫:(爲什麼莎莉文老師會使“我”產生情感的變化?)

老師對“我”的愛

2、心理描寫:(感情變化)

3、景物描寫:

第3段:穿透、照射、仰、觸摸、撫弄——安靜、無所事事

第4段:迷霧中的航船、無聲的呼喊——苦惱、無助、渴望

總結:詞語、句子要服務於感情

原文

我記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師來到我身邊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

在那激動人心的下午,從母親示意的動作以及人們進進出出地忙個不停的跡象中,我猜到會有不尋常的事發生在我們家裏。我走到大門邊,坐在石階上等待。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我的手指觸到鮮花的葉子,我意識到春天的來臨。我一連好幾個星期內心感到納悶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我不能預測未來將帶給我什麼。

我感到有人朝我走來,我以爲是我母親,我就把手伸出去。忽然,有一個人拉着我的手,然後把我緊緊摟在懷裏。就是這個人在我以後的生活中深深地愛着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第二天早晨,莎利文老師帶我到她的房間,給我一個洋娃娃。我玩了一會兒以後,她慢慢地在我手上拼了四個字母“d-O-l-l”(洋娃娃)。這種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我很感興趣。我不斷模仿老師的做法,後來我也學會了拼字,我感到很自豪。

一天,我在玩一個新洋娃娃時,老師給我拿來舊洋娃娃,以此表明兩樣東西都可用“洋娃娃”這個字來表示。莎利文小姐很耐心教我,可是我自己發了脾氣,隨手把~個新洋娃娃摔得粉碎。我整天仍處於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缺少強烈的愛。

我的老師把帽子拿給我,我知道我們要出去了,要到溫暖的陽光中去。我們走到井邊,有人在吊水,我的老師把我的手放到水裏。清涼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時,老師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這個字。開始她拼得慢,後來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種朦朧的印象……就在靈光一閃的當兒,我領悟了w-a-t-e-r的手勢,指的正是那種奇妙的、清涼的、從我手上流過的東西。就是這個字喚醒了我的心靈,並使我的心靈得到了自由,因爲這個字是活生生的。

我懂得了每樣東西都有名稱,每一個名稱在我的腦海中都產生新的概念,回到家我摸到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充滿了生氣和活力,我用這種新奇的觀點觀察事物。進家門後,我就想起了被我摔破的洋娃娃,我摸着洋娃娃的碎片,想把它拼湊起來。我的眼眶裏充滿了淚水,我意識到自己幹了錯事,我第一次爲此而感到後悔和難過。

就在那一天我學會了很多新詞。我記不太清楚了,但是母親、父親、姐妹、老師等這些詞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那天晚上睡在牀上,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熱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的來臨。

春天到了,莎利文小姐攙着我的手,穿過人們正在播種的田野。我們坐在河邊的草地上,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開始了我的啓蒙課程的學習。我懂得了陽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長,鳥兒會爲自己築巢,松鼠、鹿、獅子等動物會爲自己覓食做窩。隨着我知識的增長,我感到我周圍的世界越來越多的東西給人帶來興奮和愉快。莎利文小姐教我從森林中散發的芳香和從青草叢的葉片中體會大自然的美。

她還向我描繪地球的形狀。她從一開始就這樣使我胸懷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爲我思想的一部分。

但是,也就在這時候,我體會到大自然對人並不總是善的、美的。早晨從家出門時天氣很好,但很熱。因爲走的路程較長,我們坐在樹陰下休息過兩三次,最後一次是停在離家不遠的一棵水果樹下休息。果樹給人們提供一塊涼爽的遮陰地,我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容易地爬到樹上去了。我一直往上爬,在樹枝叢中找到一塊能坐的地方。由於這塊陰涼地方很好,莎利文小姐建議,我們就在樹陰下吃午飯,叫我等她拿來午飯後,我再從樹上下來。

突然間天氣起了變化,太陽一下子沒有了。我知道天空已是烏雲密佈,因爲我身上已感覺不到陽光照射的熱量,還聞到一股奇異的味道從大地散發出來,我意識到這是雷雨的預兆。我離開了老師,一個人高高地懸掛在樹枝上,我感到非常害怕,也感到很孤單。我的周圍是無垠的空間,一切都是那麼陌生。我坐在樹枝上靜靜地等待着,我想只有等老師來,我才能從樹上下來,否則別無辦法。

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樹葉子開始騷動,然後整個樹都在顫抖。要不是我使勁地抓牢樹枝的話,一陣強風早就把我從樹上刮下來了。狂風怒吼,樹不停地、猛烈地搖晃着。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周圍的小樹枝都打斷了,我想從樹上跳下來,但周圍的恐怖氣氛使我動彈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樹上。我感到一陣轟鳴聲,似乎有什麼重物掉下來,我坐的樹枝搖晃得更厲害。我想樹和找會一起倒下來。正巧這時,我的老師來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從樹上下來。我緊緊摟住老師,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的腳又重新踏在堅實的土地上。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大自然並不總是對你微笑,給你仁慈。我有了學習語言的鑰匙,我熱切希望運用學到的東西。

我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問“love”(愛)這個詞。我在花園裏找了不少早春的鮮花,我把這些花拿給我的老師。她想吻我一下,但是那時候,除了我母親以外;找不喜歡別人吻我。莎利文小姐把她的手臂溫存地圍着我的脖子,在我手上拼寫了“我愛海倫”。

我問:“‘愛’是什麼東西?”

她把我拉得更近,用手指着我的心說:“愛就在這裏。”她的話使我迷惑不解,因爲當時除了手能摸得到的東西以外,我不能理解任何別的東西。

我聞着她手上的花,一面講一面打着手勢問:“花的香味是‘愛’嗎?”

“不是。”我的老師說。。

我想了一下又問:“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射向四面八方,這是‘愛’嗎?”

我認爲沒有什麼比太陽更美麗的東西,因爲它溫暖的光能使萬物生長。但是莎利文小姐搖搖頭。我感到困惑和失望,我想我的老師真怪,爲什麼不把“愛”拿給我看看,讓我摸摸。

大概一天以後,老師要我把大小不同的珠子穿成兩顆大珠和三顆小珠相間隔的式樣。我穿錯了很多,莎利文小姐沒有責怪我,而是耐心和藹地指出我的錯誤,叫我再仔細地按正確的次序排列珠子。莎利文小姐用手觸着我的前額,拼了“think”(思考)。

剎那間,我懂得了事物的名稱是在人們的腦子裏通過思考產生的。我第一次意識到某些東西的名稱不一定都是我的手能摸到的。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琢磨着“愛”這個詞。現在我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太陽被雲覆蓋,下了一場陣雨。

忽然雲開日出,陽光又帶來了南方將有的炎熱。

我又問老師:“這是不是‘愛’呢?”

老師回答說:“‘愛’就像雲一樣,在太陽出來之前佈滿天空。”接着她又解釋說,“你知道,你不能摸到雲,但你會感覺到雨。同樣的,你不能摸到‘愛’,但是你知道人的溫情可以灌注到每一樣東西中去。沒有愛你就沒有歡樂,你就不願遊玩。”

我的腦子裏充滿了美妙的真理。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見的東西,跟別人的心,都是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的。

我是通過生活本身開始我的學習生涯的。起初,我只是個有可能學習的毛坯,是我的老師開了我的眼界,使我這塊毛坯有可能發展進步。她一來到我的身邊,就給我帶來愛,帶來歡樂,給我的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現在我的面前。她總是設法使我生活得充實、美滿和有價值。

篇八: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海倫·凱勒

教學目的

1、理解、積累課後詞語;瞭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加深閱讀體驗。

3、理解作者對莎莉文老師敬愛和感激的情意;領會莎莉文老師雋永深刻的愛心和獨特的教育方式;學習海倫•凱勒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2.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搓捻(cuo1nian3)繁衍(yan3)遷徙(xi3)覓食(mi)慚愧(kui4)譬如(pi4)棲息(qi1)小憩(qi4)遨遊(ao2)花團錦簇(cu4)冥思遐想(xia2)

2.解釋下列詞語。

企盼:盼望。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遷徙:遷移。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形象。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不敢疏忽。

二、導人

同學們,你們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後,對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革命鬥爭中致殘以後,又能寫出鼓舞了數代人的名著而感慨不已。你們是否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國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倫·凱勒。‘

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海倫·凱勒的風貌,投影顯示作者事蹟簡介。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生於亞拉巴馬州,在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莎莉文老師的協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寫作,還學會了說話,上了大學,並且成爲有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1900年,海倫進入拉德克利夫學院學習。並於1904年榮譽畢業。當年她和她的老師莎莉文合著的海倫的自傳<我的一生>(又譯<我生活的故事))發表,即引起轟動,成爲著名的英文名著。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

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原是互有聯繫又相對獨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親近自然><關於“愛”的含義>合在一起編成課文,並用空行使其自然分爲三部分。課文的主線十分清晰,寫莎莉文老師“對我啓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四、學習課文

圍繞下面問題,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1.在遇到莎莉文老師之前海倫凱勒的生命是什麼樣子?

2.海倫·凱勒在什麼時間,怎樣認識了安妮·莎莉文老師?莎莉文老師走進海倫凱勒的生活後,世界在海倫凱勒的心中有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倫·凱勒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樣子,猜想一定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要發生。她站在臺階上等待。後來,“一個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我似乎能感覺得到,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啓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師。”

3.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育“我”認識具體事物的?

文中寫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爲一個陌生人第一次摟抱我,有意識地給我玩具,教我拼寫洋娃娃“doll”。還教我學會了拼寫“針”(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這些詞。特別具體寫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師讓我一隻手接觸水流,在我另一隻手手心裏寫出“水”這個字,使我終於領悟到“水”這個字就是我手上流過的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從此,海倫·凱勒開始大量認識具體事物。

4.莎莉文老師又是如何讓“我”認識、瞭解大自然的?

莎莉文老師把我帶到大自然中,運用我的觸覺、嗅覺,以及學到的詞彙,讓我在頭腦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師讓我坐在樹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氣變化,暴風雨來臨,在最危急的時刻,老師來了,扶我下來。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總是對人微笑,給人仁慈。

5.莎莉文老師又是怎樣逐步引導“我”認識“愛”的?

莎莉文老師用的是情感體驗法。通過情感體驗和對各種不同事物的對比,使海倫從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隻胳膊輕輕地摟着我,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莎莉文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說:‘愛在這裏。…“這時,我突然明白了,這個字原來指的是腦子裏正在進行的過程。這是我第一次領悟到抽象的概念。”“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

6.品讀賞析:本文文筆優美,如詩如畫,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或感受最深刻的語句,並談談你的感受,在書上邊找邊做批註,要及時記下自己的感受哦。五、朗讀訓練

課文第二部分寫得非常優美,簡直是一首散文詩,充分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敢於體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師可讓學生朗讀、點讀,甚至有選擇地背誦。

六、感悟形象

1.讀了本文,你認爲莎莉文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2.你認爲海倫•凱勒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七、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各自談談自己的感想。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學習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八、小結

本文是美國教育家,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爲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九拓展延伸

(一)、你還知道哪些身殘志堅的人物,說說他(她)的事蹟,與大家分享。

(二)、——作者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下,領悟到了愛的真諦,這種愛的感覺和體驗讓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愛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請說說你的心聲吧。仿照下列句子,寫兩個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愛是冬日裏的一束陽光;愛是_________________;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如果讓你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推薦給同學們,請你寫一段推薦語。

(四)、海倫凱勒的名言:

請選擇觸動你的心靈的五句話背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2.因爲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裏,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泉源。

3.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着,要靠心靈去感受。

4.愛是摸不着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

5.僅僅靠觸覺就能感受到這麼多的幸福,那麼,如果能看見,我會發現多少更美好的東西啊!

6.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

7.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讓我的心超脫我的軀體走向人羣,沉浸在喜悅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8.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9.殘忍的命運擋住了入口,我會不甘願地質問命運爲何作這樣專橫的宣判,因爲我的心尚未馴服,仍是狂熱的;但刻薄無情的話到口裏,我的舌頭卻沒有說出來,像還未落下的淚,又流回我的心中。

10.只要朝着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

11.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12.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

13.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東西時看不倒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

14.對於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不懷希望,不論什麼事情都做不出來。

十、佈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外閱讀訓練。

篇九: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瞭解文中所寫人物的崇高品質和鮮明的性格特徵。

2、體會文章運用小標題,使文章層次清楚的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文中所寫人物的崇高品質和鮮明的性格特徵。

2、文中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課前準備

收集鄧稼先的事蹟,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1、談話導入:

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戰爭和八過聯軍的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危險的時代,血雨腥風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穩腳跟,在國際的大舞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時,烈焰翻滾的蘑菇狀煙雲向人們宣告:中國人任人欺凌的時代結束了!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爲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2、介紹鄧稼先的主要事蹟:

鄧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學家。爲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隱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艱苦創業,先後領導完成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理論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擬試驗,爲“兩彈”的研製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整體感知

1、學生熟悉課文,朗讀課文。

2、學生自學生字詞,教師指導。

3、掌握課文結構,簡要概括每部分內容。

三、師生互動

1、結構特點

(1)本文由一個引子和冠以小標題的三個部分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從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研製原子彈有許多科學家“失蹤”寫到鄧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蹤的經歷。

第一部分:“要放一個‘大炮仗’”。寫鄧稼先先接受使命,參加原子彈研製工作,從此銷聲匿跡。

第二部分:“艱苦創業的年月”。寫鄧稼先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原子彈的理論設計,爲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的事蹟。

第三部分:“這裏就是戰場”。寫鄧稼先再接再厲,爲氫彈的研製成功付出了巨大代價的事蹟。

(2)提問:按小標題安排文章層次,可以以時間、空間爲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爲序,本文的小標題以什麼爲序?

回答:以鄧稼先參與“兩彈”的研製工作的過程爲序。

(3)本文的三個小標題的位置可以互換嗎?爲什麼?

明確:不能互換,因爲本文是以鄧稼先參與“兩彈”研製工作的過程爲序,先寫接受任務,再寫研製原子彈,進而寫到氫彈的研製。

2、人物通訊多注重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如果僅僅敘述故事的情節、過程而忽略了寫人,就與人物通訊手要求相悖,因此,這三個部分中,在敘寫過程的同時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徵,以典型事例來寫,這樣人物就鮮活起來了。

第一部分:寫他的崇高使命感和愛國主義感情。主要寫他接受任務時的複雜心情,和妻子徹夜長談的情景。

第二部分:寫他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主要寫他克服困難,“一切從頭幹起”,終於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

第三部分:寫鄧稼先再接再厲,爲氫彈的研製成功付出了巨大代價事蹟。重點寫他作爲一名組織者和參加者身先士卒,哪裏危險就出現在哪裏文章先概括敘述他與同伴的艱苦努力,詳寫在一次地下核試驗前,他與大家冒着刺骨寒風和零下三十多度嚴寒排除故障的故事,以用開慶功會時因過度勞累而暈倒、搶救一夜甦醒後問的第一件事,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的崇高精神。

3、環境描寫,烘托人物。

本文多處寫到核武器研製的艱苦環境。作者寫環境的艱苦對錶現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四、課堂小結

人物通訊的特點:

人物通訊與一般的記敘文相比,要求所舉事例絕對真實,不僅敘述故事情節,還應着重刻畫人,注重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

五、作業

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都希望祖國日趨強大,那麼,從現在開始會怎麼做呢?

(板書)

引子:(引出正文)

接受使命,參加研製:重點寫激動心情。(愛國情懷,崇高使命)

紮實敬業,完成設計:重點寫敬業精神。(紮實嚴謹,艱苦創業)

再接再厲,無私奉獻:重點寫獻身精神。(身先士卒,獻身祖國)

篇十: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杜曉青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結構。

2.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難點:

體會優美的語言,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預習:

請通讀課文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1)逐段標號:

2)劃出文中生字詞,藉助註釋或工具書掌握其音、形、義;

3)準備活動,自己在家裏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做洗漱、吃飯等日常事情,寫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測

1.文學常識:本文作者(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1904年拉德克利夫學院榮譽畢業。當年她和她的老師合著的海倫的自傳《我的一生》(又譯《我生活的故事》)發表,即引起轟動,成爲著名的英文名著。本文選自《》。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搓捻()繁衍()遷徙()覓食()譬如()棲息()

小憩()花團錦簇()冥思遐想()

3.解釋下列詞語。

花團錦簇:

美不勝收:

不可名狀: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我們親身體會了一下一個人在看不到、聽不到、說不出的情況下的生活中的諸多不便及內心感受,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念一下自己的文章。我們只是體驗了15分鐘,就已經很痛苦了,他們能生存下來已需要巨大的勇氣了,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海倫凱勒就是這個奇蹟,她不僅大學畢業,還學習了五種語言,爲許多雜誌撰寫文章,寫了幾部自傳性小說,還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她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爲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籌集資金。1965年她還被推選爲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這個成就肯定不是憑她個人的努力就能行的,她需要有老師教她知識,那麼這樣一個聾啞盲的學生,老師該如何教她呢?我們來做個小遊戲好不好?我先請一位同學蒙上眼睛,我這裏有一樣東西,我請一位老師來教給這位同學,我這樣東西是什麼。要求,這位小老師不許說話,除此之外可以採用任何一種方法,其他同學在此期間要保持絕對的安靜。

(做遊戲)

請小老師說說自己教學感受,請學生說說自己學習感受。

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爲教她的老師同樣傑出呢?她就是莎莉文老師。

師:我們做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感受一下做特教老師的艱難,感受殘疾孩子的艱難和困苦。下面我們開始正式上課。請大家看題目《再塑生命的人》,請同學們齊讀兩遍。(學生讀)

師:請同學們思考:再塑了的生命

生:莎莉文老師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

師:請同學注意文章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回想此前和此後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萬千。”那麼,請大家思考,之前海倫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她是怎樣描述的?請你到文中找一找!

生從課文中找出。

生:黑暗、沒有方向;憤怒、苦惱、疲憊不堪

板書:黑暗、沒有方向、憤怒、苦惱、疲憊不堪

師:莎莉文老師來了之後,發生了哪些事情?或者說,作爲老師的莎莉文,她教會了海倫什麼?

生閱讀課文、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回答。

生:教她認識了一些例如洋娃娃、水、杯

師:你說的洋娃娃、水、杯它們都應該是怎樣的事物呢?

生5: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具體的事物

板書:教我認識具體的事物

師:很好,很概括

生6:教她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板書:教我認識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生7:教她明白了什麼是愛

板書:教我明白什麼是愛

師:非常不錯,果然是一語中的!那麼,文中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我”認識具體事物的?請在你的書上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幻燈片展示)

生8:她給海倫一個洋娃娃,然後讓她去玩洋娃娃,並在她的手心裏拼上洋娃娃這個詞。

師:那麼這是充分利用海倫某方面比較突出的特點呢?

生8:她看不到,聽不到,失去了視覺和聽覺。老師就是充分利用她的觸覺。

師:那麼利用這種方法海倫還學會了什麼?

生8:還學會了其他的一些詞,比如“針”“杯子”“坐”等等,甚至還利用這種方法學會感受大自然。

師:非常好,你幫大家解決了不少問題,請坐!但是老師又在想難道這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嗎?

生9:不是,也有不順利的時候。

師:例如呢?

生9:她區分不了什麼是杯,什麼是水。

師:老師認爲你的回答還不夠準確,妥當,再整理一下。

生9:她把二者混爲一談,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師:那麼莎莉文老師是怎樣做的?是怎樣解決這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的?

生9:她把海倫帶到水房去,把她的手放在噴水口下,讓她摸到水,然後再在她的手心裏拼上水這個詞。

師:那麼,此時海倫有怎樣的感受和體會呢?

生9:水喚醒了我的靈魂,並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板書:喚醒靈魂,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師:還有呢?在學會了認識事物、認識文字時還有怎樣的內心感受?

生10:當我能拼寫這個詞時,高興的臉都漲紅了……

生11:我獨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滿了喜悅,期盼着新的一天的到來。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

師:此時此刻,我們忽然發現,海倫的生命裏有了光明、幸福這樣的字眼。

師:莎莉文老師和我去大自然中學習,在河邊柔軟的草地上開始人生的新的課程,我認識到了大自然的仁慈可親,但是一件事情卻改變了我對大自然的看法,什麼事情呢?

生:我在樹上等老師的時候,颳起了強風,我感到恐懼和孤獨。

師:暴風雨是突然來的嗎?有沒有預兆?

生:有,天氣變的悶熱起來。

師:爲什麼老師還會把海倫凱勒獨自留在樹杈上?

生:應該是要讓她自己獲得體驗,大自然有時也會不那麼慈愛可親。

師:是啊,生活也是如此,她不總是花香鳥語,也有風雨雷電。

師:那麼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海倫理解“愛的呢?還是讓她去用手觸摸麼?“愛”能摸得到嗎?莎莉文老師是怎樣做的?我們請兩位同學來讀18到25段的對話。

生12:當我問老師“愛”是什麼時,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說:“愛在這裏。”

師:這就等於是說,愛不是那種能夠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的具體的事物,它是人內心的一種情感的體驗。

生13:海倫問莎莉文老師愛是不是花的香味和太陽,莎莉文老師都連連搖頭。

師:莎莉文老師爲什麼搖頭呢?花兒和陽光是世界上多麼美好的事物啊……

生13:因爲愛是摸不到的,聞不到的,而太陽和花是海倫能去接觸到的。

師:非常深刻的回答。請坐。很顯然,太陽和花香並不適合對愛的詮釋!那麼莎莉文老師是怎樣來詮釋“愛”的呢?

生14:“愛有點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雲彩。你摸不到雲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後,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多高興啊!愛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卻能感受到它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這裏莎莉文老師用雲彩來比喻愛,雲彩是海倫看不到摸不到的,但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是高興的,就像愛一樣,愛也是她看不到的,但是我們能感受到它帶來的甜蜜。

師:回答的非常棒。這裏莎莉文老師把愛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形象化了。顯然具體的事物是海倫更容易掌握的,所以這裏莎莉文老師用具體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概念。下面,我們也來試一試,不如我們用這種方法來試着寫一寫“幸福。”老師先試着來做一句:我的幸福看到你們很認真地聽着老師講課,聽到同學們響亮的回答,感受到你們學習的愉悅。你的幸福呢?

生15:幸福是辛勤耕耘後的累累碩果。

生16:幸福是老師的表揚,媽媽的微笑。

生17:幸福是球場上拼搏的汗水。

………………

師:大家都是有感而發。我們要學會這種方法,莎莉文老師不僅教會了海倫也教會了我們。那麼,此時此刻,海倫的生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老師來讀一讀,你來看一看。師跳讀文中9、11、32語段中描寫“我”內心感受的句子。

生18:海倫變得開心了,她認識了很多文字。

生19:海倫不再像迷霧中的航船,她因爲有了莎莉文老師,開始有了方向,有了光明。

生20:她體會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感情——愛。

師:在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前,我的生命是痛苦的,黑暗的。而老師來了,教給我知識,給我愛,給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我們通過讀海倫內心獨白的句子,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她的生命確實有了質的變化,從之前的痛苦、黑暗變得幸福和光明。

師:現在,你是否理解“再塑生命”的含義了呢?

生21:海倫在遇見她的老師之前她猶如沒有方向的航船,隨時都有觸礁的可能,生活在黑暗痛苦中,是莎莉文老師帶給她光明和希望。

生22:是莎莉文老師給了她幸福、美好、充滿希望的生活,改變了她的生命。

師:是不是可以把“改變她的生命”這句話再描述的具體一點。

生22:把她從原來的黑暗中解放出來,給了她美好的生命。

師:非常不錯,是莎莉文老師把“我”從黑暗痛苦的生活中解放出來,把我引入光明、美好的世界,所以莎莉文老師是給“我”第二次生命的人,重塑了我原本黯淡痛苦的生命。

師:恩,一個人的成長是離不開老師的,那麼莎莉文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

生:瞭解兒童心理,懂得教育方式方法,她溫柔善良,耐心細心。

師:那海倫自己又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呢?

生6:她本人堅強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的決心、強烈的上進心,她有強烈的求知的渴望,有細膩的感情。

生7:還有家人的支持鼓勵也很重要,父母爲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

拓展延伸:

海倫是世界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培根論說人生時曾意味深長地稱頌殘疾人“總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請學生聯繫閱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卓絕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蹟。

教師提示:

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幾代熱血青年。

幾乎全聾的貝多芬扼着命運的咽喉,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命運交響曲》。

失去光明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給我們描畫了一個淒涼哀怨的世界,也讓我們感到了命運的殘酷和努力抗爭的力量。

史鐵生身殘志堅直麪人生寫有《我與地壇》,成爲了著名作家。

課堂小結:

海倫說:“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是因爲她的世界裏沒有光明沒有聲音,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光明和美妙的聲音,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青春呢?一個聾啞盲的小女孩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奇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學習,我們有什麼資格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呢?最後請同學們課下再誦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