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作文

本文已影響 6.89W人 

[教材分析]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青山處處埋忠骨》是基於史實的文學創作,主要描寫了毛主席在聽聞愛子毛岸英犧牲的噩耗後,內心極度痛苦、煎熬,幾經躊躇後,最終決定將毛岸英的遺骨安葬在朝鮮,表現了毛主席作爲一位父親的真實感情和身爲國家領導人的偉大胸懷。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內心”,因此學生學習的重點應是通過毛主席驚聞噩耗、艱難抉擇時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解讀主席既是父親、又是國家領袖的真摯感情和複雜內心。學習的過程應圍繞課後關鍵習題“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開。從而更深層次地瞭解毛主席的人物形象,去理解批示上“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含義。

[教學目標]

1。能通過聯繫上下文、找近義詞等方式理解“擬定、躊躇、馬革”等幾個難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2。能通過找關鍵句、抓關鍵詞、結合動作、神態、語言描寫體會人物內心世界。

3。結合《作業本》習題,瞭解文章內容,理解“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古詩詞導入,融情於詩

在匈奴時時入侵唐朝邊關之際,王昌齡曾說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在文天祥被俘虜之時,他毫不猶豫地說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清軍入關之際,顧炎武曾說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徐錫麟遊歷邊境之後,看到荒涼的情景,不禁感慨

——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好一個“何須馬革裹屍還”,同學們,這些激盪人心的詩句,讓我們明白:中國自古以來,從不乏忠心報國的熱血男兒。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的主人公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課件出示毛主席圖片)他曾組織中國志願軍前往朝鮮參加過一次重要的戰役,你們知道嗎?(抗美援朝),談談你對這次戰役的瞭解(生自由交流)老師課前也蒐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請看(出示抗美援朝簡介)

這次戰役約有12萬志願軍戰士長眠於朝鮮土地上,其中有一位戰士就是我們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記錄的便是毛主席得知兒子犧牲後的事。(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快速翻到課本的56頁,看看這篇課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有兩個部分)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你認爲難理解的詞語,想想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理解?同時思考:課文的兩個部分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試着完成《作業本》第三題。(課件出示初讀要求)。

3。詞語:擬定(聯繫上下文)、奔赴(找近義詞)、躊躇(找近義詞)、黯然(聯繫上下文)、馬革(聯繫上下文)。

4。學生展示第三題:當場修改不足之處。

課文的第一部分,《作業本》已經幫我們理好了!第二部分,大家有不同意見嗎?

預設:最後一空。毛主席面對兩份電報,他要做一個——抉擇,這抉擇讓他——爲難、矛盾、猶豫、艱難。所以此處可以填——艱難抉擇。

現在,你能結合第三題說一說課文兩個部分的內容嗎?

預設:第一部分:毛主席收到愛子毛岸英犧牲的電報,悲痛萬分。第二部分:毛主席在將岸英遺體運回國,還是安葬在朝鮮的問題上艱難抉擇,最終決定將岸英的遺骨安葬在朝鮮。(板書:聞噩耗悲痛做抉擇艱難寫批示忍痛)

師小結:課文講的就是這兩件事,面對岸英的犧牲,作爲父親的他,身爲國家領導的他,內心是悲痛的、矛盾的。作者是運用什麼方法把毛主席的內心世界寫具體的呢?

第三板塊: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

(一)研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

1。我們繼續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快速找出毛主席得知愛子犧牲時的消息後,是什麼樣的反應?

2。預設: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煙。(讀一讀)

3。電報裏的哪句話讓主席有了這樣的反應?

預設: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時跑出被燒死。

4。毛岸英是毛主席最心愛的長子。老師帶來了一段資料,請快速瀏覽。現在知道主席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了嗎?(悲痛萬分、撕心裂肺、悲痛欲絕)(指導朗讀)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長子,在那個年代,長子是家族的門第,是家族的希望。毛岸英雖然從小經歷坎坷,但他積極上進,在毛主席心裏,他是個優秀的兒子,對他給予了厚望。可想而知,當主席驚聞岸英犧牲的噩耗,他是多麼撕心裂肺、悲痛欲絕啊!(齊讀)

(1)出示第二句:收到這封電報,毛澤東悲痛萬分。

第三句:收到這封電報,毛主席悲痛萬分,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

(2)此時大家都能體會到毛主席內心的悲痛,那第2句話不是更直接寫出了他的悲痛萬分嗎?

預設:第一句寫得更詳細、具體。

(3)是的,作者通過如此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使我們身臨其境,彷彿看到了一位因失去兒子而悲痛萬分的父親。

5。他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是真的沒話可說了嗎?

預設:不是的,他是太過於悲痛了,簡直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

6。毛主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他心裏在想什麼呢?你從哪裏知道的?(課件出示課文第三段的中間部分“岸英是毛澤東最心愛的……這次怎麼會”)讀一讀。

7。回想過往的一幕幕,毛主席更是悲從中來。誰來讀一讀。

8。剛纔的語句中,沒有一個悲或痛字,卻處處體現着悲痛,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

預設:“岸英!岸英”毛澤東用食指按着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9。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主席當時是這樣大聲地叫岸英的嗎?

預設:不是,因爲是喃喃着,所以應該是輕輕地說。

10。此時此刻,毛主席多麼希望岸英能像去蘇聯留學時那樣平平安安地回來,像去農村鍛鍊時那樣平平安安地回來,他喃喃着兒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此時此刻,毛主席想到岸英從小就顛沛流離所受到的苦,他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兒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此時此刻,毛主席多麼希望岸英會出現在自己的眼前,親切地喚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着兒子的名字。——岸英!岸英!

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來了,他再也喚不迴心愛的兒子了。主席壓抑着心中的劇痛,喃喃着岸英的名字,這一處作者通過什麼描寫細緻入微地刻畫出主席悲痛的心情——語言描寫。(板書:語言)

11。除了語言描寫,還有哪些描寫呢?(板書:神態、動作)是呀!短短一句話,我們就從主席的語言、神態和動作中又一次體會到了他的喪子之痛。

12。現在,讓我們帶着這份體會,再來讀好這段話。

(二)自學第二部分

過渡:毛岸英,爲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犧牲了,於是朝鮮人民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鮮以此紀念,可這樣一來,作爲父親的毛主席卻連兒子的遺骨都見不到了,他同意了嗎?(同意了)那他當時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同學們,請你們默讀課文第二部分,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並試着完成《作業本》閱讀題的第(1)小題。

1。交流展示,體會句子,帶着感情朗讀。

2。隨機補充。

3。在父親和國家領袖的角色中,毛主席艱難抉擇了一晚上,最終還是忍痛割愛,將愛子安葬在遙遠的朝鮮。同學們學到這,你對毛主席的人物性格有了什麼更深的瞭解。(以國家爲重、不徇私情、平凡、偉大)

小結:是啊面對愛子犧牲的事實,他是個普通平凡的父親,想要見見兒子最後一面也是人之常情。而想到朝鮮戰場上死去的千千萬萬的志願軍烈士,他又是個偉大的領袖,他不願搞特殊。經過一夜的艱難抉擇,被淚水打溼的枕巾上,留下了毛主席忍痛寫下的批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細緻入微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切身感受到了毛主席在得知愛子犧牲後的內心世界,像這樣的人物描寫方法,希望今後大家也能運用到平時的習作中去。

板書設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